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空竹情缘

 空竹情缘


发布时间:2012-03-14

  “嗡呜……嗡呜……嗡呜……”,报国寺西侧小星胡同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儿里,随着一位老者手臂的抖动,绳上的空竹上下翻飞,发出悦耳的声音。提拉,抖抛,一会儿高过头顶,一会儿穿梭腿间,各种花样让参观者眼花缭乱,止不住地喝彩。这个小院儿,就是京城最小的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占地面积只有200平方米。这位65岁的老者,则是博物馆的“掌门人”、国家级非遗抖空竹技艺的传承人李连元。

  说起来,李连元和这个袖珍博物馆,还真有不少故事。

  在广内街道,熟悉的人都知道,李连元是个“老顽童”。他的祖父和父亲原来在天桥三角市场卖糖、卖茶汤,为了能招揽生意,奶奶和妈妈就在摊前抖空竹,空竹一响,人气就聚过来了,生意别提有多好。从记事起,李连元就跟着奶奶练抖空竹,小小孩童就能把空竹抖得山响、扔得老高。年轻时李连元做工会工作,组织同事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几乎没有不会玩的,象棋、乒乓球、跳绳、踢毽、唱歌、功夫,样样都在行。不光会玩,老李还是个会学的人,自己独创的记忆法让身边的朋友很受用,就连教人玩空竹,他的口诀也是一套一套的,让人一学就会。老李玩得最多、最痴迷的,还是抖空竹,不光传统空竹是拿手活,锅盖、凳子、啤酒桶、手绢、鱼竿等异形空竹,“只要能挂上绳儿,就能抖起来”。

  退休后,老李闲不住,开始义务忙活起社区、学校的文体活动,组建空竹队、花毽队、舞蹈队、合唱队,把社区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也把学校的空竹课搞得远近闻名。2005年,广内街道找到了老李,商量把地区广为流传的抖空竹申报国家级非遗,“梦寐以求”的老李激动了,马上着手翻书看报,收集有关空竹的资料。从报上看到空竹制作家张国良要到大栅栏做活动,老李不请自来,一聊,俩人都是在天桥玩大的,相见恨晚、一拍即合,相约携手把空竹技艺发扬光大。2006年申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老李和老张也分别被授予国家级非遗空竹技艺传承人和制作传承人。

  为更好地展示、传承空竹技艺,2009年广内街道腾出了报国寺南广场西侧的居委会办公用房,改建成北京空竹博物馆。推开小院儿金字黑匾下的大红木门,迎面是精致的砖雕影壁,绕过去,是三个展厅。上房是综合展览大厅,从历史、工艺、技法三方面展示空竹的发展演变历程、制作技艺的流变及抖空竹的各种花样;西房通过大量图片和实物介绍广内地区的空竹文化,空竹制作及技艺传承人谱系;东房则辟为专门展厅,请空竹制作传承人张国良展示空竹制作技艺。

  光有大量的空竹实物、典籍和历史照片,没有专业人员讲解演示,观众来了总觉得少点什么。于是,街道又请老李出山,带领广内街道空竹队的14名志愿者组成博物馆解说阵容。除了周一闭馆,李连元每天都要骑车到馆里上班,只要有人参观,哪怕就一两个,他和空竹队的志愿者都一样热情接待,讲空竹的故事,表演抖空竹,一招一式毫不马虎。“传出去就是最好的保护”,老李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