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1号”:二环边上的文创沃土
1979 年建设中的北京第二热电厂
“天宁1 号”园区
园区南草坪广场
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
孩子们体验园区里的科普活动
优美的园区环境
将老机器和零件重新创意改造的作品遍布园区
壹空间剧场
现代艺术与传统建筑的结合
坐落在园区的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
中国古玉文化馆
珠江钢琴北京艺术之家
产自英国的Milo运动控制系统
在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距今已900多年的天宁寺塔旁边,有一处将古代、现代与未来完美融合的园区——“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
“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原址为北京第二热电厂,2009年按照北京市有关要求,厂区内发电机组正式关停。近年来,在北京市促进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由中国华电集团北京天宁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着力将原第二热电厂打造成为一个有行业创新和前瞻特点的文化、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园区。
“天宁1号”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园区绿树成荫、优美宁静,工业时代的老机器和零件重新创意改造的作品遍布园区,充满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园区紧邻西二环,交通便利,是距离北京核心区域最近的老厂区产业园,一期开园以来,迅速引进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华网、珠江钢琴、中国古玉网等知名机构和企业入驻。
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包括多功能交互数控影棚、智能演播厅、创意空间以及含虚拟演播室的工作室孵化区。创意工场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一套产自英国的Milo运动控制系统。面世20多年以来,Milo运动控制系统在好莱坞电影市场经久不衰,在影视行业享有“特效万花筒”的美誉。目前,国内在用的仅有两台,而应用于新闻媒体创新产品领域的Milo,仅新华网一家,就在“天宁1号”。
“天宁1号”的壹空间剧场是一个结合了工业元素与现代简约科技设计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建筑群,主要用于话剧、歌剧、音乐会的演出。
每年的5月20日为园区公众开放日,今年的主题是“度度关爱,低碳有道”电力科普亲子活动,活动中小朋友们可以学习电力相关知识。
“天宁1号”二期改造也即将开始,厂区内将规划大面积城市绿地,增加公共空间,同步建设地下停车及配套服务空间,实现减量、科学、绿色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机构入驻,在这块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扎根、开花、结果。 记者于志强文并摄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