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新华信用每日辟谣(4月28日)

    谣言止于公开。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大家在做好防护的同时一定要以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为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今日疫情辟谣】
   
   谣言1:民营单位护士援助武汉后无掌声和优待?
   
   近日,一篇“民营单位护士援助武汉后无掌声和优待”的网文热传,文章称“连云港护士贾晓月独自驰援武汉40余天,但未获得任何掌声与优待,连返程车票都是自己买的”,迅速引发热议。
   
   对此,贾晓月本人27日:自己作为援汉志愿者团队一员,于2月19日与队友先买了到安徽全椒的高铁票,随后与列车长沟通后于武汉下车。此后,志愿者团队在武汉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入驻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4月初,该团队结束在汉工作,踏上返程。
   
   贾晓月表示,自己作为志愿者参与抗疫,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补助,武昌区卫生健康局也为她颁发“荣誉证书。另据其队友、一名李姓护士透露,她们得到了荣誉证书,在汉工作期间有400元/人/天的补助。
   
   此外,在这支特殊的医疗队抵汉后,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即决定划出一片杏林,作为该志愿者队伍武汉抗疫的永久纪念。
   
   对于网传文章,贾晓月直言“太夸张了”,“我们所有人的初心都是好的,秉着医者仁心去帮忙。我自己也没想到(网传的情况)……”她表示,其实家人、公司都很支持自己,“爸爸知道的时候我已经在武汉了,我们视频,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你真棒’三个字,让我至今都非常感动。”
   
   谈及此番援汉的感受,她说:“每个人肯定都不枉此行。其实我觉得自己没做什么,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大的幸运和安慰了。”
   
   据扬子晚报消息,医疗美容门诊部负责人朱先生表示,在得知贾晓月支援一线后,医院已经开会讨论,准备给予她表彰和奖励。
   
   谣言2:受台风影响,五一假期要泡汤?
   
   最近网上流传一些关于今年1号台风的流言,大致是“1号台风黄蜂来搅局  五一假期要泡汤”。那么,今年1号台风真的要来?五一期间还要给我国带来风雨影响?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在菲律宾东南方向靠近赤道的热带洋面上,一片热带云团正在发展。它只是个台风胚胎,能不能发展成为台风还有很大未知数。如果发展成了台风,它的路径也有不确定性,生成≠影响≠登陆。
   
   据胡啸分析,就算这个热带云团发展成台风,五一假期期间也不会对我国大陆地区造成影响。
   
   谣言3:从新冠肺炎中恢复并具有抗体的人可免受二次感染?
   
   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只要体内有新冠病毒的抗体,就能够避免二次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当地时间24日的一份声明表示,没有证据表示,那些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并拥有抗体者能避免二次感染。
   
   报告指出:世卫组织在继续审查关于抗体对新冠肺炎感染反应的证据。这些研究大多表明,从感染中康复的人体内确有这种病毒抗体,但其中一些人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水平非常低,这表明细胞免疫才可能是恢复的关键。许多国家正在对特定群体如卫生工作者、已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检测相关抗体,但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目的不是确定这些人是否对继发性感染具有免疫力。
   
   谣言4:湖北农产品传染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并非食源性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冠肺炎疫情定义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新冠病毒不是通过食物传播。也就是说,无论是湖北农产品,还是其他食品都不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携带者或是传染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谣言5:中国在去年11月就获悉疫情暴发却隐瞒信息45天?
   
   近日,有外媒称:中国在2019年11月中旬就获悉疫情暴发,却将相关信息隐瞒了45天。
   
   真相:中国官方机构于2019年12月27日首次收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并于2019年12月31日发布了首份疫情通告。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三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这是中国官方机构首次获得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张医生近期接受采访时讲述了上报过程和病况信息。
   
   基于核酸测试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武汉2019年12月首批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进行了回溯性研究,研究成果于2020年1月24日发表于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天后,武汉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31日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并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当天,累计发现27例不明原因肺炎,其中7例为重症。
   
   冬季是感冒、流感和肺炎多发季。新冠肺炎是一种同流感症状相似的新型传染病。武汉市有1100万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发现疫情并迅速确诊病患并非易事。因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首席科学家斯瓦米纳桑在《柳叶刀》撰文对中国医生和卫生部门在流感季节迅速发现新冠病毒表示高度赞赏。(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谣言6:加拿大从中国采购的口罩“不达标”?
   
   4月24日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称:加政府表示有大约100万个从中国购买的口罩未能达到医疗专用标准。
   
   经中国驻加使馆向多伦多市政府方面了解,对方明确表示多伦多市政府购买商品时与本地销售方出售商品之间存在误解。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出口产品质量,主管部门日前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要求有关医疗物资出口企业在向海关报关时,必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经取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或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如果在抗疫合作过程中出现个别具体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解决,而不要作政治化解读。
   
   此前一些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抗疫合作时出现口罩不合格等问题的报道,经中方有关部门初步调查了解,这些国家存在着误配、误用的问题。中国驻加使馆建议媒体在报道时首先要弄清事实。
   
   谣言7:英国新冠疫苗人体试验先行者已死?
   
   据英国《卫报》4月26日报道,英国近日刚进行了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社交媒体上就有文章称,一名接受疫苗注射的志愿者死亡。这名志愿者亲自发文“证明”自己还活着。
   
   据报道,当地时间4月23日,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首批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有两位志愿者接受了疫苗注射,其中一人是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微生物学博士后伊莉莎·格拉纳托,她是第一个接受注射的人。
   
   随后,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篇文章,宣称格拉纳托在接受疫苗注射后不久就去世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名医学记者为此辟谣,格拉纳托并没有去世,他已与她通话。格拉纳托也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没有什么事情比早上一起来看到宣布自己已经死亡的假文章更奇怪的了。各位,我很好。”在这之后,她将社交媒体账户设为了私密。
   
   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也对此进行了辟谣,称志愿者死亡的说法是“彻底的谎言”。牛津大学疫苗研究小组也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散播谣言,关于疫苗的进展请关注官方消息。(环球时报)
   
   谣言8:疫情期间,非洲人在华遭虐待?
   
   据法新社报道,近期出现了一些所谓新冠疫情之下“非洲人在广州遭受歧视”的视频,然而调查发现,一些视频或被篡改了时间,或被编造了地点,仅仅是为了增加仇恨。
   
   法新社的事实核查网站报道称,这些视频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但是时间不对,地点不对,根本与新冠疫情没有任何关系。法新社对其中一些视频进行了验证:
   
   视频一:“互殴”事件发生在纽约,而不是广州
   
   4月中旬,一个用法语和英语发布在社交媒体和论坛的视频显示,一对亚洲面孔的男女与一对黑人男女正在打架。社交媒体上有帖子称,“一对肯尼亚夫妇在武汉街头与一对中国夫妇互殴……”。还有类似的帖子称,事件发生在广州。
   
   法新社称,在视频的背景里,可以找到有助于定位的线索,包括写有“SBH”的蓝色标牌,和名为“PayOMatic”的店面等。法新社随后通过谷歌街景服务查询到了这些标志所在的位置,并通过视频中出现的涂鸦,马路边的树和消防栓等的位置,验证了视频拍摄所在地。
   
   这段视频的发生地其实是纽约布朗克斯区(Brox)的一家亚洲餐馆前,视频本身于2020年3月18日首次出现在网上。
   
   视频二:殴打事件发生于2016年,地点在马来西亚
   
   这一视频的发表者称:“请看我们的兄弟在中国遭到的遭遇”。视频中,出现了一个男子,被几个亚洲面孔的人用铁棍打倒在地。该视频同样以法语和英语文字在社交网络传播。
   
   视频标题称是“在中国的遭遇”,但事实上经过核查,视频于2016年在马来西亚拍摄。
   
   经过核查,这一视频的来源和出处有多种说法,已经被数次“张冠李戴”。法新社援引马来西亚的一个核查网站称,这一视频实际上于2016年在马来西亚拍摄。法新社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一名事实核查员称,视频中的袭击者,讲的是马来语和当地方言的混合语言。
   
   视频三:事件发生在2015年
   
   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中,还有一个视频长度约为1分钟,显示一个黑人持续遭受一群亚洲人拳打脚踢,他挣扎着逃脱,又被抓住后继续打倒。这个视频在“脸书”多次被发布,一个转发8000次的视频评论称,“一些非洲人被从中国赶走,他们被指是新冠病毒的祸根。”
   
   法新社通过自身的验证工具Invid  WeVerify和谷歌查询,发现了这个视频更为完整的,长度为2分55秒的版本,早在2015年6月12日就已发表在“脸书”上。根据法新社研究,视频中出现了尼日利亚的伊博语,英文,中文和粤语,拍摄地点在距离广州不远的佛山。
   
   此前在4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曾表示,中方对非友好政策没有任何改变,在广东面临严峻输入风险情况下加强防控举措坚持中外一视同仁,不会对任何特殊群体搞差别性政策。
   
   许多非洲国家政府和非洲驻华使节普遍认为,当前形势下各国均在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广东省的举措是对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负责,完全可以理解。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都应予以配合和支持。非方赞赏中方认真对待非方的关切,注意到广东有关地市涉及非洲人情况不断改善。
   
   不少非洲朋友还指出,经过核实,网络上流传的不少视频经过剪辑,并非事情的真相。中非双方都要对这些可能误导民众认识和情绪的网络内容保持警惕。(中国新闻网)
   
   谣言9:平顶山市区恢复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
   
   27日,平顶山市部分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传言:自4月30日起,我市继续实行车辆尾号限行。
   
   经核实,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平顶山市尚未恢复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根据平顶山市人民政府2月17日发布的公告,平顶山市区暂停执行车辆限行措施,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平安平顶山)
   
   谣言10:黄冈经济园有救护车转运新冠病人视频?
   
   近日,有人在朋友圈发布视频,称黄州经济园菩提金酒店门口多辆救护车集中转运新冠病人,并广泛转发,造成社会猜疑及一定恐慌。
   
   经过向指挥部有关部门了解,其真实情况是:4月3日,黄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经济园菩提金酒店作为归国入境者和复阳病人密接者的隔离点。为进一步改善隔离条件,4月24日,区指挥部征用遗爱湖德尔福酒店作为新的隔离点。经过改造,4月26日正式启用。当天晚上,4台救护车集中在菩提金酒店对12名人员分别转运。本着一车一人一消毒的原则,于20:20开始,21:10全部安全转运到位。(黄冈市政府官博)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