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今晚我登台

今晚我登台

来源:北京晚报     


1.jpg

表演前,杨敬伟挨个检查狮头,确保现场表演效果和安全。

2.jpg

60岁出头的杨敬伟依旧身手矫健。

3.jpg

白纸坊太狮的脖子上挂有紫铜铃。喜、怒、哀、思、悲、恐、惊7种情绪在杨敬伟的手中通过铃铛的不同节奏来表达。

4.jpg

队员们琢磨着今晚元宵晚会的表演,为配合观众的高度,站立后的狮头角度差一点都不行。

5.jpg

太狮的锣鼓点与其他舞狮不同,每个队员都要亲自练练击鼓才能舞得更好。

6.jpg

狮爪不能绑得太紧也不能太松,杨敬伟帮队员找感觉。

“白纸坊,两头翘,狮子、胯鼓、莲花落。”这句京城俗语中提到的狮子,说的就是白纸坊太狮。今天上午,白纸坊太狮队的队员们也正加紧做着最后的合排,为晚上石景山游乐园正月十五庙会的表演做最后准备。

杨敬伟,白纸坊太狮第七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代表性传承人。所谓太狮,指的是一人演狮头,一人演狮尾的大狮子。白纸坊太狮队的前身是白纸坊太狮老会,最早成立于乾隆五年,有据可查的历史近三百年,20世纪20年代最为兴盛的时候,仅白纸坊一带就有两三百人练习舞狮。新中国成立后,白纸坊的舞狮人不少都进了北京印钞厂,因此这太狮队也就在北京印钞厂扎根了。

杨敬伟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北京印钞厂礼堂看舞狮,后来在什刹海体校举重队毕业后当兵入伍,转业后他也进了北京印钞厂。1984年,杨敬伟终于进了厂里的舞狮队,他从马步、蛙跳等基本功练起,凭借举重队的功底和勤奋,他很快在学员中脱颖而出,一舞就是35年。

白纸坊太狮是地道的北京狮舞,杨敬伟与他所在的白纸坊太狮队曾5次参与过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庆典。如今,已经花甲之年的杨敬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传承上,除了日常的演出外,他还先后编排了京剧《太狮传奇》、话剧《白纸坊太狮》。他说,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舞狮,是他最大的乐趣。

本报记者 安旭东 摄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