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群众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群众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记北京月坛法律服务所主任郭瑞

来源: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徐伟伦

近日,北京月坛法律服务所主任郭瑞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当他和记者正聊着时,窗户忽然被敲响。郭瑞推开窗户,和对方说了两句,便抱歉地对记者说,地区棚改重点地段回迁户中又有新的矛盾纠纷了,要请服务所帮忙。

这时,记者才注意到一面墙上那众多的锦旗,几乎都是赠给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人民调解中心”的。难道法律服务所与街道调解中心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继续进行的采访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团:从本世纪初开始,郭瑞和她的同伴们就意识到,基层社区群众中有着对法律服务的巨大需求,其中以涉法矛盾纠纷的化解为最大。“我们是基层法律服务所,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基层’二字。”

心里装着基层,工作就能扎根基层。基层群众有什么法律需求,他们就开展什么服务。法律咨询没有效益,但群众需要,郭瑞坚持28年而不辍;婚姻家庭纠纷社区多发,她主动介入区妇联的“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郭瑞说:“社区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那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基层社区最多的是矛盾纠纷化解。于是,调解纠纷就成了郭瑞和月坛法律服务所的重点工作。

那是一起拖了很久的纠纷。楼上漏水,把楼下的地板泡了,但双方对赔偿始终谈不拢。双方单位介入,不行。派出所介入,也不行。似乎就剩下诉讼一条路的时候,郭瑞介入调解。因为芥蒂很深,双方连坐到一起都难,郭瑞就分别约谈。来来回回六七次,双方终于化解了敌意,坐到了一起。可就在协议即将达成的时候,一方当事人突然反悔。原来,他对赔偿数额有异议。于是郭瑞找来相关问题的专家,就损害情况进行剖析。终于,这对街坊握手言和。

这样的矛盾纠纷处理多了,名气也渐渐的大了。当全国乡镇街道普遍建立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时,月坛街道领导说,这法律服务所不就是现成的调解中心么,他们调解社区基层的矛盾纠纷已经十几年了。于是,街道调解中心的牌子自然而然地挂到了服务所。后来,甚至相邻的展览路街道也把街道调解中心设在了月坛法律服务所,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辖区外的服务所确实能解决问题。

就在月坛法律服务所挂上调解中心牌子不久,辖区内的十七部委棚改项目启动了。既有拆迁,也有回迁;既有继承,也有产权分拆和补偿……各种利益的纠葛自然带来各种矛盾纠纷,这让“十七部委棚改项目联建办”的同志头疼不已,便向郭瑞他们求援。

棚改既是街区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为此提供法律服务责无旁贷。郭瑞就把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搬进社区,共性问题开讲座,个性问题可面询,更有疑难复杂纠纷的深入调解。

3年多来,就这棚改项目一件事,他们就接待群众咨询1000多人,化解矛盾纠纷300多件,哪怕一套房的拆迁有20多个利益相关人。

这是一起已经进入诉讼的纠纷。一老太名下有两套房参加棚改回迁,棚改拆迁签协议前,老太有口头遗嘱,其中一套房回迁到同在北京生活的大女儿儿子名下,另一套则由在美国的一双儿女继承。可当老太到美国治病时改了主意,将遗嘱改为两套房都由美国的儿女继承,还办理了公证。老太去世,又赶上拆迁,兄妹俩就回来打官司要回迁款。论法律,兄妹俩占理,可论亲情,大姐就有点冤。是郭瑞解决了难题:于法,回迁款应该全归美国的兄妹俩;但于情,毕竟大姐母子照顾母亲多年,何况就经济状况而言,兄妹俩也远好于大姐。因此,她从亲情入手讲法律,根据法律定方案:两套房归美国的兄妹俩体现依法办事,兄妹俩拿出100万元补偿大姐以照顾亲情。一起难断的家务官司就这样化解了。

当然,化解矛盾纠纷并不是郭瑞和月坛法律服务所的唯一工作。那六部委颁发的全国老年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奖牌,还有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牌匾都体现了他们在维护老人和妇女儿童权益上的贡献。近年来,仅就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涉及维护老人和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就深入社区居委会和养老院,开办讲座38场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欢迎。而郭瑞自己,也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中赢得了众多的荣誉:被聘为西城区调解员协会专家团成员,获得了区最佳自愿服务项目一等奖,以及区人民调解先进工作者。她还连续三届担任西城区政协委员,以及区妇联执行委员。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