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老旧小区实现物业化管理

 

业委会做桥梁

老旧小区实现物业化管理

 

      本网讯(记者唐茉)教场口2号院作为德胜街道老旧小区之一,成立业委会10个月来,在小区改造及物业化管理工作中,业委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困扰社区居民的难题,自主选择解决办法,民主选举物业服务企业,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生,赢得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教场口2号院1998年正式入住,院内有两栋6层楼,150户居民。日常保洁不到位、小区内和小区大门口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很严重,院内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绿化没人维护和管理……这是2号院居民日常反映最多的问题。而作为老旧小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更是成为了小区居民的心病。
      2018年10月,教场口2号院首次业主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小区《管理规约》《议事规则》,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据介绍,业委会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如负责召集和主持业主大会;选聘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活动予以支持等。
      而教场口2号院业委会成立后的首件大事就是参与该小区的改造工程。
      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堵塞消防通道的私家车、坑洼不平的院落地面……面对这些问题,老旧小区究竟如何改造,德胜街道把权力交给了家住在这里的居民。
      本着设计先行,为群众需求立项的原则,德胜街道激发业委会责任,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工作。今年3月,相关单位对教场口2号院进行设计。业委会、居民参与讨论,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在改造、规划、管理等各环节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增加了居民的家园意识,也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改造后的小区我们十分满意,之前给居委会提改造意见,街道就马上安排施工队施工,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生活都方便多了!”教场口2号院的居民龚女士家中有一位出行不便的年逾八旬的老人,由于单元门口没有缓坡,老人坐轮椅进出十分不便,经过她的观察发现,院内许多老年人都存在着同样的困扰,于是她就将自己的困扰反映给了业委会,没想到过了两天施工队就带人前来测量坡度,设计缓坡,还给小区内其他没有缓坡的单元楼门口都安装了缓坡和扶手。“自从小区里成立了业委会,我们小区居民可省心了。”龚女士对业委会赞不绝口,业委会既是业主们的“管家”,也是居民与社区、街道沟通的桥梁。“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我们对小区的建设有了决定权。”
      对于老旧小区来说,物业管理是重点解决难题,业委会起到了桥梁作用,让难题变得有法可解。在改造工程的同时,教场口2号院业委会还着手对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尝试。
      “在街道社会办的指导和监督下,我们院召开了物业选举大会,三家物业公司代表进行竞聘,物业公司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物业管理服务方案,居民代表现场提出问题,竞聘演说结束后,三家物业的基本情况及制定的物业方案待业委会确认服务细节后在小区内进行公示,15天后再次召开业主委员大会,根据居民的投票选出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教场口2号院业委会主任告诉记者:“今年3月,小区成功引入物业公司。”
      业委会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院内改造方案的制定,物业公司的选定,周末党员活动安排,院外车辆停放的沟通、协调等。
      “在成立业委会工作中,业委会的成员由街道有关部门进行严格把关,并监督业委会定期召开业主委员大会,探索更有利于民的服务模式。业委会成立后,街道还将继续跟进小区的发展建设,就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选择进行后续跟进,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对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探索完善业委会的职能,依法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无小事,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员干部发动起来,让基层群众参与到物业管理中去;其次强化统筹,结合小区治理的各种问题深入探索研究,并在方法上大胆创新;更要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亮点项目,将可复制的共性方法和经验全面铺开。街道将教场口街2号院作为今年地区改造试点,它的整治成果、经验,将作为其它老旧小区科学整治提升,提供扎实的参考依据。 
      (德胜街道供图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