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开放 市民感受不一样的民生
来源:北京晚报
传授“窍门儿”
北京西城区国资委昨天在西城区庆丰公司总部举办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政务开放日”活动。庆丰包子铺技术总监、第三代技艺传承人常金生老师傅指导大家体验了庆丰包子的制作工艺流程。 本报记者 阎彤 摄
▶市儿童福利院
市民感慨:“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本报讯(记者金可)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大楼,走廊里还留着香喷喷的早餐味道。二楼康复示范区,几位小朋友已经在康复师的带领下分区就位,准备开始康复课程训练。昨天上午,30多名市民代表走进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参加“初心·同行”政务开放日活动,现场了解孤弃儿童的生活、教育、康复情况。
“哗啦”一声,在二楼康复示范区的一张康复床上,7岁的小武推翻了眼前的一盘棋子。旁边一位市民代表刚想帮他捡起来,康复师马老师阻止了她,“不用,他可以自己捡。”小朋友慢慢地将床上散落的棋子准确捡起。据介绍,小武是一名脑瘫患儿,身体、头部的行动控制不住,他正在进行的是大肢体功能训练。马老师跪坐在身后,夹住孩子的髋关节,上身从两侧环护着孩子进行跪位练习,“头保持在中位,用左手把前面的‘3’拿过来好不好……对,真棒!”在老师的指引下,小武准确地抓取物件,听见夸奖,张开嘴笑呵呵地开心回应。一旁,另外一组孩子正在老师带领下上音乐课,以声音和接触刺激练习认知能力。康复示范区护士长庞艳介绍,课程的特色就是用全套的康复手段开展引导式教育,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评估后入组,形成一套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
三层是福利院的幼儿园,这里的福娃娃特殊教育中心,是全市唯一一家开展相关特教的单位。今天来上课的有16位小朋友,年龄最大的孩子已经10岁了。墙上、桌子上,都是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的手工艺品,可爱的小蜘蛛,挂着红果子的小树,虽然工艺简单,但质朴可爱,能看出都是孩子们的用心之作。
看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市民代表胡秀芳感慨:“老师们太不容易了。”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自1984年建院以来,至今已有35年历史。院内设床位500张,收养的儿童99%以上具有包括智力、肢体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
▶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零距离”体验无偿献血
本报讯(记者刘欢)昨天,北京市卫健委在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举办了一场“初心·同行”系列政务开放日活动,有近50位社区居民、无偿献血志愿者、市政协委员等走进血液中心,与无偿献血进行了一次“零距离”亲密接触。
在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一层采血大厅,十几位无偿献血者正在排队进行献血前的身份登记核查,接着又前往体检区接受血压、脉搏检测。在血液初筛环节,献血者陈先生撸起袖子,工作人员为他抽取了几毫升静脉血,开始进行快速检测。“只等了10分钟左右就出结果了,非常快。”陈先生说。
“快检能确定血液完全没有问题吗?”参观时,一位居民问道。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采集完的血液很快要开始分离制备,只有各项检验全部合格的血液,才会进入供血科,进行储备。”
在血液中心院子里,一辆移动单采车引来不少群众驻足围观。这是中心全新引进的一款双滑移大容量的单采车,这辆看似普通的大客车内藏一个滑移舱,触动按钮,车厢便可向两侧滑动,增加一个12平方米的空间。同时,车上配备有8台进口采血设备,舒适的可调节采血椅,能实时进行成分血采集。
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北京市自愿无偿献血率比上一年净增13.1%,增速和公民无偿献血率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感受量子计算“超强魅力”
本报讯(记者张航)市科委24日下午组织“科技创新”专题政务开放日活动,30余位市民代表探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及其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感受“量子魅力”。
在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只见一座实验台架上安装着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0.5米的金属圆筒实验装置。现场讲解的实验团队负责人金贻荣告诉大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圆筒”就是超导量子计算的核心。
金贻荣介绍,量子计算具有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会给我们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如果我们要在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里找一个字,传统的计算机查找方式是一次翻一本字典,而量子并行计算,是直接复制多本字典同时翻阅查找。金贻荣说,分子动力学是靶向药物等科研领域的必经之路,但因为计算量巨大,直接导致药物研发时间动辄在10年以上,费用动辄以亿计算,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投入使用,时间、费用可能都会大幅下降。
北京市着力布局建设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平台)。量子研究院的使命就是要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