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邀社会力量“活化”腾退文物


晋江会馆等7处文物首批试点

邀社会力量“活化”腾退文物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海燕)下大力气腾退出来的文物建筑怎么利用?这是北京老城保护面临的一大课题。在昨天的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对外发布。西城区拟优选社会力量对晋江会馆等7处腾退文物建筑进行活化利用。这种大规模的尝试在全国尚属首次。

西城是北京核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有368处。为更好地保护老城风貌,自2016年起,西城区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建筑腾退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共启动实施52个项目,目前有30个项目已完成腾退。

腾退出的文物建筑,紧跟着就要进行修缮和利用。此前,西城区已有部分探索实践,如沈家本故居布设了沈家本生平展,福州新馆布设了林则徐生平展和北京市禁毒成果展,对市民免费开放。2019年初,西城区还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物建筑社会化利用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和管理机制。

今年,西城区腾退文物进入大规模的修缮利用阶段。在优先满足小学办学和民生服务空间的前提下,西城区选取了7处腾退文物建筑,邀请社会力量参与活化利用,分别是歙县会馆、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梨园公会、钱业同业公会、西单饭店旧址、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旧址和新市区泰安里。

7处建筑中,区级文物3处,一般文物4处,各有各的深厚历史内涵。如明末创建的歙县会馆,原为商业会馆,后来变为文人试馆。清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在京为官期间一直寓居于此。期间他多次上书提出发行纸币等一系列货币改革方案,并被马克思论及于《资本论》第一卷中。梨园公会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纪念地。西单饭店旧址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民国后期改为“西单饭店”,其原貌及格局保持了民国商业建筑风格,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西城区文旅局局长刘冀表示,本次公开发布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旨在以开放的姿态,广集社会各方智慧和资本开发利用文物资源,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寻求文物项目定位,优选出高品质的方案和机构,“把文物资源开发出来,使得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文物价值得到充分彰显,切实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按要求,7处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方向可以是文化交流、文化旅游、文化体验、非遗传承等方面。每个项目都要单辟展室,充分展示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对外开放。项目经营中不得以各种名义对公众参观设置门槛;并且必须坚持自主运营,不得将建筑作为转租、承包、转让、抵押等资产经营;同时确保公共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关于“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更详细的信息,可在西城区人民政府官网和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上查询。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