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走出家门,在踏青郊游中呼吸清新空气,感受春意盎然。今年清明在特殊疫情之下,集体公祭、现场祭扫、结伴出游显然不合时宜,我区发出倡议,鼓励和倡导人们以更加文明、安全、环保的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祭扫,我区开展线上文明祭扫,选择家庭追思、网上祭奠和代为祭扫服务,对确有到现场祭扫需求的群众,实行预约登记,分时限流新模式。
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 在今年的清明节祭扫期间,我区开展主题为“理性追思·文明祭扫”主题宣传活动,在展览路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措施,积极开展“理性追思·文明祭扫”主题宣传。共绘制宣传黑板报22块,张贴宣传海报220张,发放倡议书440份,祭扫服务须知550份。街道通过西城家园、微信公众号线上平台广泛宣传,树立“文明祭祀 绿色殡葬”的新理念,引导辖区居民以绿色、环保、文明祭祀的方式度过清明,共享文明、平安、祥和的街区。清明节期间街巷物业加强巡逻,一经发现不文明祭扫行为及时予以制止。
据了解,区清明节工作分指挥部办公室发出倡议书及文明祭扫须知,并推出预约祭扫、代为祭扫和网上祭扫三种形式,通过清明节祭扫预约登记系统和陵园电话预约祭扫,倡议减少家庭人员聚集,按预约时间到达,推荐选择家庭追思、网上祭奠或预约代为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染风险。市民可关注“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祭扫或预约代为祭扫,登录“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查看殡葬服务机构公布的联系电话进行预约网上祭扫。
祭先农、植五谷、抗疫情、保健康 清明节到来之际,天桥街道举办2020年“祭先农、植五谷、抗疫情、保健康”线上清明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线上活动分为专家讲解、诵读祭文、种植五谷等环节,北京育才学校小学生代表200人在家中通过网络线上参与活动。
活动首先由著名民俗专家、天桥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李金龙讲述清明节的传统、先农坛的历史故事以及皇家祭先农历史文化(需提前录制)。随后,北京育才学校小学生代表诵读祭文和邀请农耕专家讲解并示范种植五谷。
“各位嘉宾及全体学生肃立,击鼓9通、鸣金9响,播放祭农音乐;各位嘉宾及学生代表上台敬献祭品(五谷、鲜花、寿桃、水果、麦穗)……”线上活动中,播放了往年祭先农活动视频资料,使同学们全面了解祭先农文化的历史。
据天桥民俗文化协会负责人介绍,今年清明节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线上活动方式举办“祭先农、植五谷、抗疫情、保健康”活动,按照活动内容提前录制视频资料,购买五谷种子、花盆、营养土等种植用具,快递至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家中。育才学校做好学生线上种植相关督导工作,引导学生观察五谷种子的成长过程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开学后将举办图画作品展,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
本网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