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文华胡同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走进文华胡同,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景色,除了居民家门口的花坛、绿竹,疫情期间放置在胡同口方便居民取寄快递的置物架最上层,也放着几盆精致的花。上午10点的胡同里,没有机动车穿梭,偶有几个孩子在大人的照料下来回奔跑,身边有花香,树上有鸟鸣,还有随处可见的历史文化标识,向人们介绍着这条胡同的红色印记——李大钊故居。
  金融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5月,文华胡同改造完成,在提升胡同环境品质的同时,也结合红色文化与古都胡同文化,打造了一座“立体的”革命历史博物馆。2019年9月,胡同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文华胡同东起佟麟阁路,西至闹市口大街,全长400余米,宽约3米。1965年整顿地名时,为纪念李大钊同志,改为文华胡同。走进改造后的胡同,胡同口镶嵌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昭示着李大钊同志的革命情怀。地面布置的11个二维码对应讲述李大钊同志11件生平大事,介绍李大钊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两侧外立面铺设七大特色浮雕对应李大钊创建或参与的七大重要报刊,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详细内容,介绍李大钊先生以笔杆做武器与敌人做斗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实现了界定胡同范围、强化红色精神、提升胡同品质的设计意图,也为户外红色课堂提供了一个互动、易懂的教育机会。
  还原胡同肌理 提升街巷品质
  几年前“脏乱差”的文华胡同,让居住于此的居民们颇有不满,如何回应居民诉求,提升街巷品质,还原胡同肌理,将此处蕴含的“红色文化”挖掘出来?街道聚焦多方需求,充分开动脑筋,向专家求教、与市民商讨,组织论证,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胡同的改造,要以红色文化宣传为主轴,以“界定胡同范围、强化红色精神、提升胡同品质”为目标,也要为打造精品文明街巷提供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
  自2017年疏整促专项行动、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开展以来,街道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和文明街巷创建标准,发挥“吹哨报到”机制,全力推进文华胡同及周边街区整理,先后开展数次联合执法,投入资金对该胡同进行提质,有效改变了胡同的面貌。街道以文华胡同24号院李大钊故居为核心,通过整理临街建筑外立面、关停周边违法“七小”门店,拆除了诸多违法建设,实施准物业化管理;在周边区域文昌胡同、察院胡同开展居民停车自治,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7人车友会负责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聘请专业停车公司管理75个居民停车位,打通区域交通微循环,解决了胡同内车辆的乱停乱放;增设公共文体设施,布置文化景观,推进“留白增绿”等,对街巷进行统一设计及维护,打造出一条以弘扬李大钊精神为主线,兼顾红色文化、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的示范胡同,努力使其成为立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古都文化涵养场所”和“文明街巷”,让老胡同焕发出新的活力。
  打造文明街巷 创建示范街区
  胡同改造好,更要维护好。街道针对文华胡同改造后的花箱管理工作,建立了社区绿化管理志愿者队伍,征集民意,发动居民对家门外的花箱进行认养,主动参与绿化美化活动,目前已认养了近40个花箱;成立夕阳红志愿讲解员队伍,义务为来李大钊故居参观学习的群众讲解文华胡同历史风貌,通过文明引导行动,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文明规范,推动建设社会文明新风尚。
  街道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运用好“吹哨报到”机制、街巷长制、准物业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为契机,落细落小文明行为规范,实施市民文明行为养成行动;整合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的各种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将小巷管家、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志愿者等力量拧成一股绳,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文明创建更好地融入日常管理和生活细节之中,在巩固文华胡同整治成果的同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创建文明示范街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记者刘新岩 通讯员陈高云
  记者王子雍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