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石伟)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锻炼意识,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国家层面不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要求的同时,不少中小学也面临着场地小的问题。面对难题,我区很多学校在运动场中发掘潜力,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之外,还坚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小场地也享受到了“超值”的体育锻炼。
日前,在育翔小学马甸校区的操场上,8个班级的体育课同时开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球类项目、素质项目、跳跃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投掷项目等活动。
记者看到,各班老师首先充分利用场地每一条线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场地边四条跑道按线分成四个班,每条跑道一个班;场地内每一个篮球场,都利用中场线分割成两个班的活动区域,一个班在做运球练习,另一个班开展篮球脚步绳踢练习……操场边,就连护栏铁丝网,也被教师利用起来,开展实心球投掷教学。
育翔小学马甸校区有学生两千人,想要在一块200米标准场地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人员密度大,学生人均活动面积小,是教师们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为保证全员开展体育活动、校内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目标,学校因地制宜,画线切割,合理布局和规划,用心设计活动内容。
育翔小学校长胡晓峰说:“以心育心,以老师的心育学生的心,以老师精心布置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利用场地,达到练习密度,打造有温度的教育,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记者姜真摄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