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大清邮政信柜”装修重张 新增古法凸版印刷机体验、大龙邮票等珍品


20210924_006_43766.jpg

小朋友将印章印在了新购买的书上

20210924_006_42766.jpg

多种印章呈现浓浓文化味

20210924_006_41766.jpg

小朋友将明信片投递到“大清邮政信柜”寄给远方亲人

  本网讯(记者张雪 付善元)经过一个月的装修升级,位于烟袋斜街53号的什刹海邮政所——“大清邮政信柜”主题邮局于近日重新开业,新增的古法凸版印刷机体验、大龙邮票、费拉尔手稿等珍贵收藏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老街+老店 赋能每一处空间

  2011年,位于烟袋斜街的“大清邮政信柜”开门营业,为北京老街增添了一抹色彩。“大清邮政信柜”的前身隶属于地安门邮政局什刹海邮电所,为配合烟袋斜街展现老北京文化、展示北京邮政的悠久历史,才以“大清邮政信柜”命名。2021年8月,“大清邮政信柜”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升级改造工程,如今重新对外开放引发媒体和游客的高度关注。

  走入“大清邮政信柜”,一进门,大龙邮票、蟠龙邮票等珍贵收藏品被嵌在迎面的橙色墙体之中,不少游客站在墙前观看。另一面橙色墙面上贴满了游客打卡留念的明信片,“考上心仪的大学”“祝父母身体健康”“想与你一起看星辰大海”……这堵墙上记录着游客们的心愿。

  往里走,通体木质感的展陈道具与顶部老房梁交相辉映。地面上有一条醒目的铜装北京中轴线地名标记,顶部又有中轴文化、运河文化地标的紫铜装置。柜台上方有两幅画,一幅是清代著名河道总督张鹏翮绘制的《运河全图》,另一幅则是当代画家闫龙创作的《北京中轴繁景图》。抬头看,顶部的“邮票灯”把邮票文化融入了吊灯,散发的暖光与橙色主题相呼应。整个设计融合新老多种元素,颇让人惊叹。

  复古+质感 橙色作为主色调

  升级改造后的“大清邮政信柜”将橙色作为主题色调。据说,橙色源自记载中国第一张明信片设计稿的文献《费拉尔手稿》。历史上,费拉尔设计了九枚慈禧六十寿辰纪念邮票、蟠龙邮票、邮资明信片等。其中,在设计中国第一张明信片时,费拉尔创造性地使用了橙色。这不仅使橙色一跃成为中西合璧的高端配色,还影响到多年以后一些品牌的设计师,赋予橙色高贵、典雅、时尚的象征。

  “大清邮政信柜”店员介绍,整个邮局的橙色墙面使用了硅藻泥和喷砂木饰面板两种材料,以求达到复古和古朴的质感。这两种材料还兼具了“绿色”与“可持续”的特性,恰恰秉承了中国邮政关于“绿色邮政、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店内没有刚装修完刺鼻的异味,反而处处透露着纸张和油墨的芬芳,实属可贵。

  目前,邮局内售卖具备收藏价值的珍奇邮册和具有时下热点的邮品邮集,《故宫雪明信片》加盖故宫主题印章,简直是绝配。《五牛图连体折》盖个全章,堪称完美。《紫禁100》盖全章还可以定制祝福语,由老邮政人范师傅手写祝福语,留下人生印记。此外,有很多故宫的手绘图集,既可以收藏也能送人做礼品,都值得珍藏回忆。

  店内游客络绎不绝,集邮爱好者刘先生为《五牛图》限量版明信片而来,又购买了红木直尺等文创产品。“这里面积虽然不大,但装潢精致,文创商品多,适合给朋友和家人买点伴手礼。店里的文字介绍和视频解说也让人很长知识。”另一位在校大学生购买了5张明信片并盖上了珍品印章,“希望我的朋友在中秋能收到祝福。”

  实景+体验 玩的就是“穿越”

  为了给游客提供完整的沉浸式游览场景,邮局新添了一台古法凸版印刷机,游客可亲身体验明信片印制。“按动手柄,让滚轮上的油墨转移到印版上,再将明信片放进去,用力按压听到声响后,明信片就印好了。”在店员的耐心指导下,一张与费拉尔手稿中相同的仿蟠龙直式明信片便完成了。一个男孩拿起自己“独创”的明信片开心地看了又看。孩子的妈妈说:“我们更希望孩子在体验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穿越’中传承文化内涵。”

  说到“穿越”,还得从大清邮政官局的历史说起,官局于1896年开办,所有邮票设计、绘图几乎全由德国集邮家费拉尔一手操办。烟袋斜街的位置特殊,既在北京中轴线上,又和中国运河文化息息相关,这家主题邮局售卖很多北京特色明信片,还向游客传播了北京文化。

  记者姜灏摄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