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西城首家社区政务服务示范站揭牌 打造18+N服务模式 政务“便利店”开到家门口


20211123_006_38696.jpg

社工为居民办理医保定点医院变更业务

  本网讯(记者于丽爽 付善元)“以前办事得到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现在好了,跑一趟社区政务服务站,事情就办完了。这样的服务站就像服务便利店一样,空间虽小服务全有。”广外街道名苑社区居民王阿姨对记者说。近日,西城区首家社区政务服务示范站在名苑社区揭牌成立。从此,名苑社区居民再也不用跑到两三公里外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事务了。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社区政务服务站体会到便捷快速的服务后,亲切地将其称为社区服务便利店。

  居民尝鲜 不出社区“快速办”

  走进名苑社区政务服务站,开阔的服务大厅摆放着圆形沙发,墙上贴有“表扬台”和“曝光台”字样。大厅内最显眼的是一张敞开式柜台,柜台上摆放着高拍仪、北京政务服务标识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标识牌、社区服务站工作手册等。而佩戴工牌的“全科社工”王妍正在大厅紧张地忙碌着。

  “听说咱社区能变更医保定点医院了,我就带着身份证过来看看。”王阿姨走进社区政务服务站对王妍说。“您先坐,把身份证给我。”王妍登录“西城区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选择业务,将王阿姨的身份证、社保卡放在高拍仪上,不到一分钟,个人信息录入接件平台。在确认了王阿姨要更改的内容后,王妍熟练地用鼠标点击上传信息。“材料已经提交,您等消息吧。”十几分钟后,街道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告知修改完成。王妍马上给王阿姨打电话告知。“这也太方便了,我还没进家门,事情就办好了。”王阿姨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夸赞。

  依托平台 服务闭环“综合办”

  王阿姨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离不开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和名苑社区的共同努力。

  “我们一直认为,社区政务服务站不应只是一个咨询处,应该包含更多的服务内容。”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主任王君对记者说。为此,街道一直在思考,如何扩大社区政务服务站的服务内容,真正让居民办事更便利。

  为此,王君带着工作人员顺流程、做方案,最终确定改革方案,即社区政务服务站要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为主导,以“一网、一窗、一号”为抓手,以“西城区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为依托,打造综合性的社区政务服务站。

  据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主管马智介绍,社区对所有涉及政务服务的业务全部通过平台受理,工作人员将信息通过受理平台上传至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街道工作人员根据平台显示内容进行及时受理,并将结果反馈至社区。同时,街道会对即将超时或预警业务及时提醒社区办理,确保业务受理不漏项。完成社区事务办理的闭环,实现社区事务“一窗受理”,办理结果“一窗反馈”。

  西城区首家社区政务服务站为何选在名苑社区?马智表示,名苑社区居民约3370户,对政务服务需求较大。加之名苑社区政务服务站的硬件条件较好,“全科社工”有了更全面的“用武之地”。

  全科社工 努力实现“随时办”

  冬季办理自采暖补贴审核的居民特别多,其中最方便的途径是通过“北京人社”公众号进行办理,但很多老人不知道怎么操作,就来到名苑社区政务服务站寻求帮助。“全科社工”一步步教老人操作,老人在宽松的氛围中很快掌握了操作技巧。如今,社区不少老人动动手就能办理自采暖补贴了。

  目前,名苑社区政务服务站共有2名全科社工。他们都经过专门培训,能熟练掌握政务服务内容和业务技能。而相比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他们和居民更熟识,更容易与居民沟通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广外街道还充分运用网上受理渠道,努力实现居民“随时办”,即街道依托“北京人社”“西城e办事”“广外街道政务服务在线办理”等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社工指导群众在线办理,实现部分高频人力社保业务网上受理,最大程度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全面提升“全程网办率”、“网上申办率”,做到“网上办、不见面、能办事”,促进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深度融合、协同服务。

  马智介绍,在市、区现有下沉的18项服务清单基础上,广外街道初期就增加了35项居民需求量较大的人力社保、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高频事项,纳入更多百姓需求量大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N”的内涵,形成具有广外特色政务服务的“18+N”模式,彻底打通街道、社区两级为民服务通道,让广大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新体验。

  记者姜灏摄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