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中秋昆韵话月明 我区举办“会馆有戏”中秋专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13 15:13    

分享:

20220913_001_81101.jpg

       本网讯(记者杜颖 春晓)听昆曲,品茗茶,赏明月,话中秋。中秋当晚,由区委宣传部和新浪微博共同主办的“会馆有戏——中秋昆韵话月明”专场活动在百年戏楼正乙祠举办,数十位网络达人、媒体记者和市民朋友参与此次活动。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明月当空,于丹教授娓娓道来中秋节的起源,老北京中秋习俗,戏曲的文化传承和正乙祠的前世今生……

  正乙祠,又名银号会馆或浙江银业会馆,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原为明代道教古寺,清康熙年间,浙商再集资购地扩建正乙祠,内设戏楼、大堂、后室、廊庑等,每年春秋两次集会,祭神祈福,饮馔宴乐。正乙祠戏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被称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肇建之初,以南方昆曲表演为主。后京剧艺术风行北京,诸多梨园泰斗和名角都曾在此献艺,盛况空前。

  白墙灰瓦、雕梁画栋的古朴院落内,观众穿上精美的昆曲戏服,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学习身段动作,用心体会昆曲之美。“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杜丽娘的一声暗含伤感的赞叹,时光仿佛穿梭回了百余年前正乙祠戏楼内名家表演的繁华盛景。

  吃月饼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压模、定型,在正乙祠,参与者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蘸上红颜料,亲笔在三瓣嘴上勾勒出一条细线;画上特有的山型眉,身后插上一杆靠背旗,一只英俊威风的兔儿爷就完成了。捧着亲手制作的兔儿爷,一位参与者难掩激动:“以前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在这儿亲手画一个兔儿爷,让我回忆起童年过节时的乐趣。”

  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自信,是藏在骨子里的根和魂。我区在中秋之际,将“会馆有戏”系列活动与传统文化节日有机结合,打造崭新的互动体验,把参与者拉进传承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参与者更加真切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分享新时代的文化盛宴。记者姜真摄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