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推窗见绿,别人看到的楼外是优美整洁的环境,而我们看到的是满园荒草、‘小菜地’,杂乱无章。”提起自家楼旁的荒地,红莲南里24号楼的居民直摇头,脏乱的环境成了这些年来的“心病”。
不过,这处闹心的荒地在最近迎来了改变:社区和广外街道携手整治,昔日的“杂草园”变成了休闲小广场,让老人孩子在冬日有了晒太阳的好去处。
说起这处荒地,“历史”有些复杂,此处曾为一处代征地,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开发使用,产权单位也失管,慢慢长满了杂草,部分居民在此堆放杂物、私圈“小菜地”,长此以往,也就成了一处环境“顽疾”。
“环境脏乱确实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不能因为是代征地就不管,当‘甩手掌柜’。”为了改善这里的环境,从2021年底开始,红莲南里社区主动“未诉先办”,“吹哨”街道城管办共同整治。
前期,社区对“小菜地”的归属进行了逐一摸底,耐心做好居民工作。“这里的菜地许多都是老人种的,多年的习惯很难改变,有人是见别人种自己也‘跟风’,认为‘不多自己这一处’。”据社区工作者回忆,改变这部分住户的想法并不容易,除了需要工作人员一趟一趟入户做工作,还需要结合邻里感情,说说家门口的环境。“家门口的环境需要大伙儿都上心,住在红墙根儿下,咱就得发挥‘红墙卫士’正能量。”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后,终于争取到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11月初,荒地改造启动。街道城管办清理了垃圾、石块、杂草等各类杂物近3吨,腾出100余平方米的空地,并对地面进行了重新铺装,添置了休闲座椅,设置了花池,调整了垃圾桶站位置,院里环境彻底变了样。
11月15日,改造施工接近尾声,荒地成了“历史”。看着“新修”的环境,居民喜在心里,用楼里老人的话说:“之前是凹凸不平,出门都得低头看路,怕绊跟头,现在好了,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了。”有的居民还给市民热线打去了“表扬电话”,感谢社区和街道办的实事。
社区负责人表示:“‘杂草园’到‘小广场’的变迁,不仅是环境在变,居民看待社区的态度也在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更应懂得厚植为民情怀践行初心使命的意义,这也是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记者程林琳通讯员辜益燕文并图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