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我区召开“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聚焦经济结构优化,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区商务局、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中关村西城园分别作了主题新闻发布。
高标准推进“两区”项目引进落地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
区商务局局长袁利介绍,2022年,西城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两区”建设政策优势,深化构建“四+N”产业开放发展布局,强化“专班机制+政策集成+服务管家”投资促进体系,抓好“项目+企业”落地发展。
截至2022年11月,预计投入1498亿元,项目平均金额8.8亿元,持续保持全市首位,23个项目入选全市标志性项目。服贸会“两区”重大项目签约155亿元,排名全市第一。2022京港洽谈会西城区签约项目金额达79.35亿美元,排名全市第一。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西单-金融街、大栅栏-北京坊、地外、西外等重点商圈提质改造。“西城消费”平台开展活动405场,综合撬动消费13.5亿元。发布《进一步推进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发展意见》,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新建便民商业网点21家,成功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持续保持八类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实现社区覆盖率100%。
袁利介绍,新的一年,西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聚焦开放和消费,积极推进“两区”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后疫情时代西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进“两区”建设方面
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驱动力。研究制定区域服务业扩大开放2.0工作方案。制定稳外资外贸促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不断完善“两区”项目库+“三清单”,强化项目化管理和清单化推进机制,持续推动外向型“项目+企业”落地发展。
提升区域发展国际化能级。落实“两区”重点园区(组团)机制,推进实施金融街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全市“两区”标杆园区和世界一流开放园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服务环境,推动完善国际化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推动服务业开放制度创新,力争形成更多具有西城特色的试点经验与创新案例。
提升区域开放合作“显示度”。积极参与服贸会、进博会、京港洽谈会等活动,精心策划办好“两展一节”“走进西城推介会”等品牌活动。加强与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在京国际商协会联合作用,不断扩展国际合作渠道。聚焦扩大政策惠及面,分类精准开展政策宣贯活动,讲好西城故事。
强化稳外资外贸基础治理能力。完善重点外资外贸企业联络服务网络,分行业建立跟踪服务与动态分析机制,努力留住并壮大外资外贸存量企业。建立完善重点外资外贸及商务服务业企业与区领导对话活动机制,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协会作用,促进企业交流合作。加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研究,促进培育区域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和竞争力。
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示范区建设方面
持续推动重点商圈建设。分别制定西单-金融街、地外、西外等重点商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任务清单化管理,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全力推进汉光百货、西单商场等传统商业“一店一策”改造升级。加快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发展,持续引入品牌首店、旗舰店和创新店,聚合新品潮品首发首秀活动。
持续做好促消费工作。强化科技引领,拓展线上消费,推动数字技术场景化应用,探索全场景式直播带货,持续升级“西城消费”全平台综合促消费活动。组织举办“西单时尚节”“西城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以重点活动带动消费高潮,拉动消费增长。
激发老字号新活力。实施《进一步推进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发展意见》,着力推动老字号治理结构升级、经营模式创新、文化传承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西城区保护振兴老字号餐饮发展计划,开展2023年老字号时尚创意大赛系列活动。
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通过科学优化布局、完善服务供给、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严格规范经营等措施,年内建成5个布局更均衡、网点更优质、功能更丰富、服务更精准、体验更舒适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
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五星介绍,2022年金融街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作为党的二十大后在京举办的首个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活动,论坛规格和影响力达到业内顶级,“四个平台”作用有效发挥。全球370余名重量级嘉宾线上线下出席,发布研究报告、案例汇编等项目成果18项,签署战略合作、投融资等项目协议10项,发布全球合作倡议9项,全网总信息报道量达10万余条,论坛年会线上点击量达14.6亿人次,梳理总结金融街建设发展三十年经验成就,在服贸会和金融街论坛上举办“金融街建设与发展三十年成就展”。开展“探寻金融街健身打卡”“摄影书画作品展”“白塔夜话”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制定《关于促进金融街高质量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高标准规划推进新时代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发展。
全方位服务保障北交所发展,制定出台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意见等政策措施,首发“服务北交所十条”,首签与北交所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首建“北交所金融街服务基地”,首创“产融媒”合作一体化平台。全年新增5家上市公司和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引进金融机构53家,新增注册资本金2472.82亿元,创近年新高。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占区GDP比重达到52.8%。
2023年继续推动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发展再上新台阶
卢五星介绍,2023年,金融街服务局将紧紧抓住“两区”建设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重大机遇,高水平建设与大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按照“强化一个中心,打造两个高地,推进三个一百,实现四个引领”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实施重点金融机构集聚、高质量上市挂牌、金融领军人才培养“三个一百工程”,引领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联动发展和融合发展,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新格局。
发挥党建引领
聚力金融街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有效落实金融街党工委各项工作职责,提升“聚力·金融街”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功能,打造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党建服务特色品牌,推动形成“党建联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服务联促、实事联办、风险联防”的六联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聚力·金融街”品牌与金融街论坛年会及系列活动、“双管家”大走访等重点工作相结合,落实好区域党建工作要求,通过开展金融街党建论坛、金融街大讲堂、金融街青年金融论坛等活动实现与驻区机构的党建、业务“双轮”驱动。
服务保障支持推动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方位服务保障北交所提质扩容,以北交所为核心优化金融生态圈,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聚集一批符合区域发展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放大北交所功能外溢效应。用足用好“两区”建设政策,深化制度机制创新,聚焦“4+N”产业开放体系,着力挖掘新兴金融业增长点,积极打造资产管理产业高地,出台促进金融街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各类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专业投资机构发展,推动更多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落地金融街。
全球化视野
提升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立足“四个平台”功能定位,高水平举办好2023金融街论坛,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影响力。持续深化一主N分多沙龙框架,办好“青年金融论坛”“资管峰会”“全球金融科技大会”等论坛活动。加快推进金融街论坛会址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金融城市交流交往,健全金融街与国际金融城市间常态交流合作机制,持续推动金融街与伦敦金融城、纽约华尔街、法兰克福、新加坡、中国香港、卡萨布兰卡、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金融中心和重要金融城市对话交流。积极“走出去”,主动对外推介金融街,丰富金融城市民间交往。
担当金融使命
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加大融资纾困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区促进中小微企业纾困的若干措施,积极组织专场融资活动,形成“创新融资助力发展”系列交流沙龙,不断丰富多层次融资平台体系,持续发挥“融资纾困直通车”作用。提升西城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扩大签约银行与产品发布,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为民服务解难
维护金融稳定再上新台阶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的决策部署。修订金融风险应急预案和协同联动工作方案,强化风险排查和宣传,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 奋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西城园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爱军介绍,2022年,中关村西城园全力做好金融科技重点项目引进和服务,不断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累计引进成方金科、成方金信、网联清算等155家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金科新区,注册资金超过1100亿元。积极服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开展金融科技、资本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示范区17个项目入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占全市65%;9个项目入选资本市场创新监管试点项目,占全市56% 。国家权威金融标准研究平台——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唯一国家级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国内首个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等均落户金科新区。成功举办全球金融科技大会、2022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等“一会两赛三论坛”金融科技品牌活动,发起成立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网络,扩大与全球主要金融科技城市的对话交流,进一步打造金融科技高端化、国际化交流平台。
王爱军介绍,2023年,中关村西城园将加快推动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金科新区开放水平。
发布“金科十条”2.0版本
“金科十条”自2018年颁布实施以来,为金科新区认定的59家企业和2个核心区重点楼宇兑现资金约2.75亿元,提供各类人才服务500余人次,组织近千人次参加金融科技人才技能提升和从业资格培训,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金科十条”2.0版本将在引进优质企业、支持技术创新、持续培育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新活力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优化,政策支持涵盖前沿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落地、国际开放合作、推动产业集聚等企业发展的全要素、全过程。
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
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关村西城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方案(2023—2025年)》,以改革创新为路径,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科技园区。坚持以金科新区建设为核心,以北京证券交易所、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为新引擎,深化“三项改革”,全面加强“四个体系”建设,强化政策、产业、渠道、平台、服务“五项赋能”,全力打造西城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吸引更多龙头企业、高端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
发展良好生态
研究制定《打造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良好生态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十金工程”,形成“十项国际引领示范”,推动实现“品质+品牌”全面提升、“技术+机构”全面突破、“政府+市场”全面发力、“科技+产业”全面对接。着力抢占下一代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制高点,提升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探索建立共建金融科技联创实验室、保险科技创新实验室,推进金融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先行示范区,加大底层技术细分领域重点企业的引培力度,举办企业上市主题交流大会,加快引进国际化顶尖专业服务机构,加大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引培留用力度,努力把金科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引领示范、金科融合典范、应用发展规范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高地。
记者江帼涓 宫静文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