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前门西大街10号楼立体化“党建四合院”正式揭牌亮相。这是继前门西大街8号楼、和外东街5号楼立体化“党建四合院”落成后,大栅栏街道着力打造的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品牌项目,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老旧小区楼门院长效治理和区域化党建阵地建设的再一次深入实践。
据了解,10号楼改造前,院内停车杂乱无序,因缺乏合理规划导致老年人休憩空间和议事空间缺失,环境秩序及功能划分亟待提升。今年以来,街道及社区结合前期立体化“党建四合院”改造的成功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利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对10号楼进行民生改造,同时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提高10号楼人居环境。
10号楼改造的总体思路为打造一个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共治共享、功能复合、充满童趣的院内空间。根据居民活动需求对功能进行划分,再通过童趣步道相连,将10号楼打造成一个全龄共享多功能客厅和幸福家园,满足党建宣传、社区议事、休憩交流、儿童通学游戏、科普教育等日常活动需求。
1、打造居民议事空间,自治自管“共享客厅”。
结合“圆桌工作法 4.0”,打造居民议事厅和休憩长廊,为业委会工作和居民议事提供场地支持,实现“家门下移、家事共议、家园共享”;主题宣传栏和文化墙展示社区近年来“接诉即办”成果,营造“开放共享、协同共治、平等共商”的基层治理氛围,打造“接诉即办改革”创新示范阵地。
2、打造综合惠民设施,提档升级“服务阵地”。
更新完善可移动、多功能家具,并考虑夜间照明、可移动座椅、多功能花架等,采用居民自由组合、自主开发使用的形式,满足各类群体休闲、交往、聚会等不同类型活动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结合空间实际打造特色停车棚,科学规划交通流线,设置非机动车车行出入口,最大限度实现人车分流。配备充电桩、充电柜,可满足30余辆电动车同时充电,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安全宣传提示语,有效提升“便利、安全”双指数。同时智能垃圾桶站也正式“上岗”,居民刷卡按类别投放垃圾即可进行积分,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常态化、高效化。
3、打造社企共建格局,互促共赢“创新平台”。
撬动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首开天岳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大栅栏街道党服品牌项目与首开集团“社物一体示范小区”项目的联建联动,真正让地区党建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互促共赢。
4、打造文化宣传阵地,润物无声“文明载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大栅栏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及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宣传栏内容聚焦廉政文化、孝文化、青少年成长等内容,以自信的文化育文明,让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前门西大街10号楼立体化“党建四合院”的落成实现了凸显党组织凝聚力、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彰显地区文化特点、重塑城市新型邻里关系、基层治理模式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的五个成功实践。接下来,大栅栏街道将继续凝聚区域化党建合力,共促区域发展、共创自治活力、共同服务群众,以小支点撬动基层共治大格局,着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感,共建美好家园。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