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在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环球时报》社主办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金融街街道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街道”荣誉称号。
金融街街道毗邻“红墙”,面积3.78平方公里,商务楼宇99座,是国家第一个定向开发的金融高端产业功能区,是“一行一局一会”等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重要金融机构总部和重要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所在地。
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金融街已发展成为集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各大银行、保险金融类机构总部等1900余家金融机构集聚于此,其中重点金融机构800余家,总部企业175家。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6家中国企业总部设在金融街,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过140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比重三分之一。金融街以全市0.02%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4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5%左右的金融业三级税收。
依托北京市“两区”“三平台”建设,北京金融街创新服务体制,构建“四位一体”服务体系,“金服十条”“金科十条”“金开十条”相继出台,充分发挥“政策‘金三角’+服务‘双管家’”机制优势。金融街论坛年会已升级为国家级论坛,连续举办十一届,影响力持续提升。
金融街街道成立党建协调委员会,纳入全国政协、自然资源部等中央机关及工总行、建总行等重要金融机构,以党建引领政务创新为指引,推行“党务+政务”服务模式,打造“政务服务+企业服务”服务站,加快“聚力·金融街”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不断发挥区域优势、凝聚发展共识、打造特色阵地。有力推进“快递进楼宇”行动,持续优化街区品质与便民服务,不断完善形成“1+2+20+N”的政务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打造“党建聚势、人才聚智、资源聚力”和“党建联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服务联促、实事联办、风险联防”的“三聚”“六联”融合发展新格局。
金融街街道从实际出发,加强模式创新,不断拓宽企业权益保障渠道,问题解决关口前移,形成系列特色服务品牌。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政务服务“码上办”“码上知”,依托“金融街HR之家”等平台,针对性解决企业诉求。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专设“两区”建设服务窗口,为外资企业提供多元化便利的涉外服务。挂牌成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落实以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针,强化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建立服务包企业服务管家机制,以综窗前移式服务让企业对政务服务可获可享,打通为企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发布《金融行业商务楼宇等级评价标准2.0》并测评落地,筑巢引凤,增强楼宇竞争力和企业归属感,促进楼宇运营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金融街是北京的金融街、中国的金融街,也是世界的金融街。“十四五”时期,金融街将持续牢牢把握“两区”建设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重大机遇,围绕强化“一个中心”、打造“两个高地”、推进“三个一百”、实现“四个引领”的发展目标,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合作平台、更好的政策体系、更好的服务机制,支持全球各类金融和专业机构落地发展,成为全球开放新高地和世界金融新坐标。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