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红墙先锋工程”、“双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助力新招录社区工作者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身份,不断激发社区活力。10月8日,天桥街道举办“传帮带”赋能提质,“老带新”薪火相传——天桥街道2024年新招录社区工作者入职仪式。街道工委副书记王林,办事处副主任朱启鸿,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社区党委书记、传帮带导师、新招录社区工作者共同参加了本次入职仪式。
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建设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各社区分别对西城区区情、天桥街道基本情况、街道“1-1-3-3-6”文化发展框架、对应科室的相关业务工作和各社区的特色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让新招录社区工作者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仪式上,宣布了新招录社区工作者的分配情况与传帮带结对子安排。通过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与新成员结对帮扶的形式,助力工作经验的有效传递,帮助社区新力量融入并投身于社区的各项工作,为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师父”为“徒弟”分别赠送了《天桥街道志》、社区打卡地图、网格入户笔记本等“传帮带”礼物。
新招录社区工作者代表张景茜、唐剑峤依次发言。对于社区未来可能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作为社区工作者的一份子,自觉需要在学习态度、服务意识、工作规划方面不断进步,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传帮带导师代表张旭、王雪梅分别围绕“接诉即办”工作、社区服务站工作依次发言,传授经验。他们不仅剖析了“传帮带”工作机制在经验接力、团队协作、榜样引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向新招录社区工作者分享了在共同奋斗中凝聚的温情与力量。同时为更好地开展传帮带工作,从谦虚好学的工作态度、因人而异的工作方法、凝聚团结的情感支撑三个方面对新招录社区工作者提出了建议与希望。
社区党委书记代表胡海波从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定位与责任担当角度,分享了三点工作感悟:要在团队中助力成长、在困难中学会成熟、在忘我中成就人生。希望社区新成员在工作中秉持三颗心:用爱心化解矛盾、传递温暖;用耐心倾听民声、解答问题;用责任心担当工作、贡献力量。
朱启鸿向新招录社区工作者给出四点建议,在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惠民生、美环境、保平安等基础工作,也要围绕接诉即办、中轴线申遗、文化强区亮点工作贡献力量。第一是把握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学习进步,在社区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第二是加强学习。向书本学习,汲取前人智慧;向同事学习,分享经验心得;向导师学习,吸收营养养分;向实践学习,丰富工作经验。第三是爱岗敬业。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社区工作,成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百姓贴心人。第四要注重形象。社区工作者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端,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社区工作者要时刻守纪律、讲规范,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努力成为社区群众心中的“红墙先锋”。
王林以“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框架体系为切入点,向新招录社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讲政治”。“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明确西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职能定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切实落实服务中央、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属性。二是要“讲传承”。用好“传帮带”工作机制,新招录社区工作者要积极向优秀社区党委书记与社区工作者学习。市、区、街高度重视社区发展,逐步拓宽社区工作者的发展途径,比如面向社区党委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助力社区工作者取得更好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三是要“讲奉献”。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约束自身,面对防汛等应急突发工作,更要做到“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四是要“讲纪律”。规范网络言行,强化纪律意识,对不当言论不听、不信、不传,严肃工作纪律。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