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权益保护议题持续升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大栅栏街道作为西城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携手北京工业大学大栅栏责任规划师团队,于2023年率先启动了全国首个“大栅栏儿童责任规划师”项目。该项目旨在唤醒并提升儿童的权益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城市发展建设,共同构筑大栅栏街道未成年人保护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党建+儿童友好”融合发展新典范,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向精细化、共治化、善治化迈进。同时,项目还积极探索文保区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更新路径,向世界展示“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新风貌。
11月30日下午,“通学友好:大栅栏儿童责任规划师2024年会暨京津冀小责师联盟交流活动”在北京坊劝业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大栅栏街道工作委员会、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工业大学大栅栏责任规划师团队共同举办。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西城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谦,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谭高强,保定市妇联副主席张威,北京市市规自委西城分局,西城区妇联,西城区委教育工委,保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建规学院等领导,大栅栏街道相关处级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41位儿童责师和部门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宣传儿童友好理念,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中小学生通学交通特征与需求,为大栅栏儿童文化通学空间的设计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谭高强发表致辞,对未来的工作提出美好的期望与愿景;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深情寄语小责师,鼓励儿童勇敢表达、大胆创新;北京工业大学大栅栏责师熊文教授发布西城区通学指数,该指数通过科学评估不同层次和尺度下的通学环境以及通学途中的安全、便捷性等因素,全面反映了研究对象范围内儿童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程度,为政府和学校的规划与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北京工业大学大栅栏责师、大栅栏儿童责任规划师项目发起人齐羚副教授主持活动并介绍活动背景与流程。
京津冀小责师代表联动环节,保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研学院院长谭静介绍京津冀儿童友好城市小小责任规划师项目,与齐羚副教授、天津非遗沙画艺术家王金亭带领三地儿童代表,共同拼合京津冀历史文化街区代表性门楼文创沙画作品,由保定市妇联副主席张威将作品赠予大栅栏街道,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儿童友好事业交流与合作。西城区青少年美术馆馆长王燕彤和学生代表将师生共创的大栅栏老街记忆长卷赠予大栅栏街道,为大栅栏文化通学路设计助力。
在优秀儿童责任规划师颁奖环节,一批表现突出的儿童责任规划师荣获殊荣,他们凭借卓越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同时,通学友好儿童论坛作为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目光。论坛上,儿童责任规划师们围绕“通学友好”的主题,展示自己的《通学报告》。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对通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反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与实用性的交通设计建议。
活动特邀专家杨彩霞、张菁、邱红、盖春英、姚雪娇、谭静对儿童责任规划师的汇报进行了点评,高度认可和赞赏了其观点和建议。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我爱做实验与文化通学空间参与式设计”环节,让儿童责任规划师们亲身参与到文化通学空间的设计中来,通过街区“文化的再情境化”,关联儿童认知活动的体验性及情感,营造“通学+文教+游戏+生活”的认知户外课堂和文教通学场景空间。而在观音寺数字博物馆大栅栏历史文化探访环节的声光电数字化展陈则让参与者们更加沉浸式地感受到大栅栏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建筑之美。
下一步,大栅栏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唤醒并提升儿童的权益意识,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城市发展建设;尊重儿童意见表达,积极回应儿童需求,切实形成儿童优先、尊重儿童的良好风尚;同时凝聚多方参与、通学友好的新合力,让儿童友好和未成年人保护成为社会共识与集体行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精治、共治与善治,向世界展现“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新形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