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身边新闻素材?如何打造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爆款’?如何用相机捕捉社区里的美好瞬间?”为纵深推进“两个工程”,落实新街口街道“新晒道”计划,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需要,新街口街道积极谋划,开展一系列宣传能力提升培训,涵盖拍摄技巧、素材挖掘、创意策划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机关干部和社工的综合宣传能力,打造一支人人皆是善谋、敢干、懂宣的精锐队伍。
如今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充电”新街口街道的宣传队伍已然实现“技能点”的大幅跃升一起来回顾下吧
在新闻写作培训中,资深媒体人黄静的讲解让大家如获至宝。工作人员学会了从日常点滴中挖掘新闻素材,不再对身边的新闻视而不见。比如,社区组织的一次普通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经大家学习后,能从居民参与度的提升、环保意识的增强等多个角度挖掘新闻价值。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爆款”方面,大家掌握了诸多实用技巧。明白了语言要生动有趣,像讲述街道举办的文化节时,用“文化盛宴”“精彩绝伦的表演”等词汇来描述,瞬间抓住读者眼球;结构上学会设置悬念、制造冲突,一篇报道街道老旧小区改造的新闻,以“老旧小区即将迎来怎样的华丽变身”开篇,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如今,工作人员撰写的新闻稿件,无论是在街道官网还是外部媒体平台,都能吸引大量关注,成功传递新街口街道的特色与活力。
新京报首席记者薛珺带来的摄影技能培训,让工作人员在摄影领域实现了从新手到高手的蜕变。在光线运用上,大家学会了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黄金光线,为拍摄对象增添艺术感。比如拍摄社区花园,此时的光线能让花朵的色彩更加鲜艳,纹理更加清晰。
构图技巧方面,对称构图让拍摄的社区建筑显得庄重而稳定;三分法构图下,孩子们在公园玩耍的场景更具美感与吸引力。拍摄政务活动时,大家能熟练选择合适的站位,捕捉领导与群众互动的关键瞬间。现在,工作人员拍摄的照片不仅能记录事件,更能传递情感与故事,为宣传工作提供了大量高质量、有感染力的视觉素材。
媒体大V胡莎的新媒体素养培训,为工作人员打开了互联网宣传的新大门。大家深入了解了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认识到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形式的巨大潜力。在内容创作上,学会了结合新街口街道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制作出富有创意的短视频。例如,制作“新街口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短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解说,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评论。
对于区域IP塑造,工作人员掌握了从品牌定位到传播推广的一整套策略。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也能冷静应对,遵循胡莎老师传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走向。经过培训,街道的新媒体账号活跃度大幅提升,粉丝量不断增长,新街口街道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实地采风活动中,工作人员深入街道各个片区。在白塔寺片区,古老的胡同与现代的建筑相互交织,大家学会了用镜头捕捉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西四北片区,四合院中的生活场景充满烟火气,大家用相机记录下邻里间的温暖情谊。
阜内大街的繁华商业景象、玉桃园片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都成为大家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与资深摄影师的交流学习,工作人员的摄影实操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次采风让大家对新街口街道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
为切实检验宣传能力提升培训的实际成效,街道精心筹备并开展了此次作品评选活动。从多渠道广泛收集的100余张摄影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培训前后宣传队伍的成长轨迹。
“优星耀榜” 上的作品,如《胡同里的阳光》,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社区生活的温馨日常,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活力新街口》则生动展现了街道的文化活力,彰显出宣传队伍捕捉精彩瞬间的敏锐视角。这些作品不仅在构图、光影运用上表现出色,更在主题深度与情感共鸣上达到新高度,是宣传能力提升的有力证明。而 “烂番茄榜” 的设立,也为宣传干部们提供了清晰的改进方向,促使大家反思不足、精益求精。
接下来,新街口街道将持续优化培训体系,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定期组织宣传干部交流学习,持续提升宣传工作的质量与影响力。全方位讲好新街口故事,让新街口街道的声音传得更远,吸引更多人关注新街口的发展,为街道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助力新街口街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