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社区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升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展览路街道新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特设“展展有约·社区治理talk”栏目,展示基层创新做法,梳理总结治理经验,挖掘典型治理故事,深入探寻基层治理有效路径。今天,展展带您走进三塔社区,看看这个社区的治理之道。
三塔社区 三塔社区东临车公庄南街,南临百万庄大街,西临展览馆路,北至车公庄大街,占地面积0.24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北京市委党校、西城职业学校等辖区共建单位。社区常住人口486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31人。 支部包片压责任 社区照护暖人心 三塔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了社区常住人口的30%,且大多为独居老人。三塔社区在党委书记贾英的带领下,建立了党员和老人的拉手结对制度,对包片所在区域的独居老人建立台账,定期走访探望,时刻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求医用药等需求。 家住百万庄大街17号院的独居老人丁建君,子女长期在国外生活,去年二月初老人突发眼疾,视力急剧下降,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贾英立即派社区专干陪同老人去医院,挂号、问诊、手术……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全程陪护,并精心照料,老人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睡前都要给我打电话了解当天的情况,偶尔一两次算不了什么,但社区坚持了一年没有间断。我想自己的儿女也不过如此吧,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们!”丁建君老人在感谢信中写道。 据了解,这样的事情在三塔社区并非个例。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守护在老人身边,毫无怨言,做独居老人的“守护者”。 向前一步体民意 未诉先办解民忧 “其实一般在办公室不太能见到我们书记和站长,她们平时总是在社区里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三塔社区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轮番担任“安心使者”,穿梭于社区的各个角落,及时识别设施损坏、环境卫生等问题,立即上报并迅速处理,确保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展览馆路18号楼2单元自来水管道爆裂,急需停水维修。社区发现问题立刻行动,为防止老人看不到微信群通知,社工和楼门长主动挨户敲门告知,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储备足够的生活、厨房用水,将对居民生活的不便影响降至最小。贾英带领社工坚守现场,监督维修工作,直至居民用水恢复正常。 26号楼一户居民因电动车电池上楼充电问题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生不快,贾英发现问题立刻联系居民,通过沟通纾解居民心结。后来这位居民主动帮助社区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成为我们安全家园建设的“护航者”。 “当‘安心使者’就是为了早发现、早解决,让居民树立‘有事找社区’的意识,我们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贾英书记诚恳地说。三塔社区主动作为,联系居民沟通交流,鼓励居民成为基层问题的“反馈者”、矛盾处理的“推动者”、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全力打造民主型社区。 党建引领聚合力 共绘家园幸福景 三塔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民生服务、聚焦多方力量、聚焦综合保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社区根据居住区域划分党支部,方便党员参与活动,促进党员间的交流与互助,并发挥支部大会作用,广泛征求党员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社区对辖区内的困难党员做好动态跟踪,及时将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党员身边。 三塔社区充分联动共建单位,集聚资源,汇聚合力,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西城职业学校师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院内墙壁绘制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彩绘,原本单调的墙壁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写着共筑共建、和谐美好的温馨画卷。市委党校主动作为,与社区协同,出资承担部分车公庄大街6号院电梯维修费用,消除安全隐患,为居民提供安全幸福的生活。此外,市委党校的老师们还多次深入社区为居民和社工讲授党课,进一步加深了社区与共建单位之间的情谊。 三塔社区始终秉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服务居民的热情,耐心倾听、积极协调、努力解决社区每一个复杂、棘手的微实事,当好社区“守护者”,守护居民“小确幸”,让社区充满温情与希望。展望未来,三塔社区将继续以建设宜居社区为目标,以人为本,用“有温度”的治理为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有质感的服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