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刘新岩)3月2日,由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区红十字会、北京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西长安街街道和西单更新场联合开展的“学雷锋日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西单献血屋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爱满京城‘益’起献血”为主题,来自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总队、16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和全市多所高校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学生志愿者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当前,北京地区临床用血需求持续增长,血液资源仍存在季节性紧张问题。另外,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率有限,仍需要更多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加入。
“2022年底,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一名3岁白血病患儿的生命,拯救生命的喜悦和感动,我至今清晰记得。”活动现场,北京市第533例、我区第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涛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面对部分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存在的顾虑,他直言:“捐献造血干细胞至今2年多来,我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现在还坚持每年会捐献两次全血,跑全程马拉松42.5公里最好成绩是4小时15分钟。”
北京市第二例、我区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杨曦,自从22年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来,一直活跃在科普宣传第一线。现场,杨曦宣读了《学雷锋无偿献血倡议书》,呼吁市民朋友“益”起行动,响应倡议,加入到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报名入库活动中来。
活动现场,无偿献血志愿者王恩慧带着8岁的儿子走进西单献血屋。近20年来,他参与了100多次成分血献血活动。当天,他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代表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并邀请孩子现场体验志愿活动氛围,详细了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
王恩慧解释:“孩子上周刚学了一篇课文《雷锋叔叔您在哪里》,在我看来,雷锋精神并不遥远,反而可以非常具体,扶起倒地共享单车、参加植树护林活动,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化作志愿服务的种子,根植在孩子的内心。”为确保自己的血液绝对安全,王恩慧坚持早睡早起、合理饮食、科学锻炼的好习惯,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响应。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同样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使其以后更慎重地对待志愿服务。
据统计,活动当天上午,西单献血小屋就有35人现场捐献成分血52.5单位,全血8单位,2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同时,区红十字会学雷锋系列活动随之展开,在持续1周的活动中,志愿服务团队将深入街道社区,通过志愿宣讲、科普宣传、应急救护技能展示等形式,号召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区红会供图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