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大栅栏街道创新“三满意”治理模式,以“绣花式” 精度重塑民生治理格局

发布时间:2025-03-21 10:30    

分享:

大栅栏街道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石”,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条胡同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的12345热线,不仅是群众诉求的“传声筒”,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2024年,大栅栏街道行政执法类案件达811件。这些案件涉及群体广泛,从摆摊游商到特困居民,从新开业的小微商户到百年老字号,背后牵系着百姓生活、商户发展和文保区的文脉传承。

在此背景下,大栅栏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从注重解决群众诉求和提升政府服务满意度的双满意”,向强调社会和谐发展,追求诉求人、被诉求人、城市管理三方满意的“三满意”迈进

 

民生为本,点亮百姓生活希望

“三满意” 治理模式以民生为本,致力于点亮百姓生活希望。以违建拆除案件为例,居民宋先生一家三代挤在不足13㎡的老屋,为满足生活需求搭建厨房违建遭举报。街道43%的违建涉及居住空间不足,60% 以上涉及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生活所需的违建投诉。以往 “双满意” 模式可能仅拆除违建,如今 “三满意” 模式更注重人性化解决方案。街道通过组织多部门及居民代表召开圆桌议事会,商讨拆除事宜;在拆除违建时,邀请街巷责任规划师合理规划空间;还为特困家庭申请保障房、办理低保等。

在城市环境秩序治理方面,“三满意” 模式同样展现出民生关怀。针对被裁员后沦为流动商贩的程序员老李,以及被中介忽悠发非法小广告的大学生小王这类情况,街道成立就业服务联合体,设立澜心乐业E平台和 “大栅栏就业”小程序,与企业合作提供就业机会,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机制创新,打破传统执法坚冰

机制创新是 “三满意” 治理转型的核心。传统执法模式易引发矛盾,“三满意” 模式构建了圆桌议事会拆改建一体化疏导就业计划等创新机制。在圆桌议事会上,各方共商外立面改造方案;拆改建一体化既拆除违建,又保留历史风貌、改善居住条件;疏导就业计划为居民搭建就业桥梁。面对推行中的难题,街道提前收集意见、明确规则、加强施工监管,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多元共治,凝聚街区治理合力

“三满意” 治理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大栅栏街道培育了“楼门院长检查队”“商户自治联盟”等12支民间治理力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治理的新生态。“楼门院长检查队”凭借对老街的熟悉和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商户自治联盟”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维护街区经营秩序。

 

大栅栏街道从 “双满意” 到 “三满意” 的治理转型,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它在维护法律严肃性的同时,解决了民生难题,保护了文化遗产,促进了社会和谐。未来,大栅栏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引入新技术,拓展治理空间,提升居民参与度,将街区打造得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文化底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