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童”参与 共成长 阜外西社区以儿童为支点 撬动家庭参与社区共治

发布时间:2025-03-13 22:00    

分享:

展览路街道阜外西社区儿童多、教育资源丰富,6-18岁户籍儿童和青少年有1327人,占总人口的16.46%。辖区有一所小学低年级部、两个幼儿园,在校儿童约有1580人。为提升年轻群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近年来,阜外西社区立足自身优势,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纽带,在保护儿童权利、护航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同时,用儿童带动家庭,逐步推动儿童与家庭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01

多彩活动

“童”心搭起邻里桥 


阜外西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吸引众多孩子和家长的参与,为构建儿童家庭友好型社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往社区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社区精心策划了‘兴趣驱动宝贝计划’,为儿童群体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特色服务。”阜外西社区党委书记齐爱平说道。

社区组织辖区少年儿童开展普课堂、非遗传承、暑期成长营等具有普适性的兴趣类服务活动,以创意手工、创意绘画、艺术素养培育等形式,在满足儿童课余生活需求的同时,将零散的儿童家庭组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参与活动,促进儿童家庭认识交往、相互陪伴支持、交流育儿经验,增强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社区家庭互动网络。


02

挖掘“能人”

“童”行激发新活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走进社区,齐爱平意识到,社区要助力孩子茁壮成长,除丰富活动外,还需挖掘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资源。社区人才众多,其专业技能正是孩子成长的宝贵养分。于是,“挖掘能人行动计划”启动,为孩子铺就通向多元知识与技能的道路,助力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我们通过‘主动邀约+居民推荐+个人自荐’,利用‘双报到’党员资源库初步筛选目标人选。”齐爱平介绍,社区还在西城家园发布招募信息,广纳贤才,并由工作人员面访邀约,挖掘各行业“能人”,建立“能人库”。

社区“能人”依据自身特长,开设理论宣讲、读书分享、小小主持人培训、中式面点制作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样需求。随着课程开展,更多“身怀绝技”的居民主动加入,“能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用专长为孩子打开新世界大门,形成社区治理“双向奔赴”的良好格局。


03

大手牵小手

“童”治构建共同体 


随着社区与家庭联系愈发紧密,阜外西社区积极培育各类“社区+”治理共同体,推动家庭深度参与社区共治。

“赋予儿童各方面参与感、体验感,才能让‘儿童视角’助力社区治理。”齐爱平介绍,社区在辖区广泛招募儿童代表,打造“童心议事会”“童星”志愿服务队、“儿童社团”等特色品牌,引导儿童踊跃投身社区建设。

与此同时,阜外西社区深挖骨干家长力量,提升治理效能。经广泛动员筛选,众多骨干家长加入现有的两个物业管理委员会。9名业主委员中,8位为儿童家长,他们平均年龄约40岁,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议事决策能力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讨论决策,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有力推动社区治理朝着专业化、精细化迈进。


04

“童星”领航

 续写社区治理新篇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阜外西社区不断探索创新,历经多次尝试与磨合,“童星共育”模式逐渐在社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取得了可喜成效。

参与主体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积极投身社区事务。“以前总觉得社区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现在孩子参与进来,我们也跟着一起,发现社区治理真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居民李先生感慨地说。年轻家庭的加入,为社区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活力,社区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社区管理的智慧化和数据化进程也明显加快。

居民参与路径得到极大拓宽,老中青群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现在社区的活动越来越有意思,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大家一起为社区出份力,感觉特别好。”居民孙奶奶笑着说。人人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品质,也让居民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如今,阜外西社区在“童星共育”模式下,已成功打破以往社区治理参与群体单一的僵局,构建起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社区生态。谈及未来,齐爱平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童星共育’模式,丰富社区活动形式,不断挖掘儿童和家庭的潜力,积极探索更多社区治理新路径,以‘童星’为笔,绘就社区治理的崭新篇章。”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