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暖“新”途 让每一份奋斗都有光芒丨展览路街道首个“友好社区”正式启用!
为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加快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发挥“首善之都”正能量,展览路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携手辖区企业,合力推动德宝“友好社区”建设。
作为街道首个“友好场景”,德宝友好社区坚持聚焦“进门难”“停车难”“找路难”“换电难”“休息难”“用餐难”等骑手、小哥等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实际问题,投入“新”友好设施搭建,拓展“新”友好商户合作,创新“新”全时驿站场所,落实“新”组织保障体系,形成“新”基层治理力量。
“我最近刚被分到这个片区工作,社区很大,而且居民楼和商务楼宇在一起,真是找不到路。”这是在一位外卖小哥向德宝社区工作者问路时提到的。针对类似的问题,街道多次踩点,精准设计制作“骑士友好地图”,便于小哥进入社区后,第一时间找到订单目的地。除此之外,街道联合物业及电力部门,在德宝社区安装了3组38个接口的换电柜供骑手们使用,目前日均服务骑手已超80人次,解决“换电难”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新就业群体就餐问题,德宝友好社区联动辖区多家餐饮企业,推出小哥专属套餐优惠和延时用餐服务,多家商户提供“歇脚”“免费饮水”服务。
北平西四小吃西直门店老板在接受“友好商户”授牌时表示,能为骑手小哥们带来实惠和惬意用餐体验,不仅是对新就业群体的一种回馈,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据统计,专属优惠餐食的推出,平均节省小哥日常用餐成本约35%,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明显跃升。
为积极响应西城区推进“友好之城”建设,德宝友好社区推出首个新就业群体、全龄段居民身边的24小时“全时驿站”,驿站采用自助式电子门禁,内设饮水充电、歇脚、应急医药箱等24小时不间断服务,解决骑手、小哥夜间工作需要,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不打烊”的综合式“能量补给站”。
街道不断建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充分落实“三项清单”制度,并鼓励骑手、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与“友好社区”签订《德宝社区“全时驿站”文明公约》,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指派社区网格员和“两企三新”党建指导员对接“友好场景”建设和日常工作的协调处理,使“友好之城”的建设更加细致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德宝友好社区还浸润多元关怀服务,通过开展“小哥子女成长营”科普活动,丰富新就业群体子女寒暑假生活;开展“暖‘新’补给站”活动,社区居民志愿者为路过辖区的小哥发放夏季清凉包、暖冬能量包,构建社区友好新氛围……随着多元服务落地落实,更多新就业群体加入社区治理,通过“德宝友好社区‘治’‘惠’骑手联盟”微信群,充分发挥“流动网格员”“沿途服务”作用,为展览路街道注入“新”红色动能。
下一步,展览路街道将继续践行“红墙意识”,陆续在辖区内打造“友好园区”“友好街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友好街巷”等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持续推进“友好之城”建设,将广大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从“劳动大军”变成城市治理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