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了多年的心,这回总算能放下了!”站在已拆除的老旧车棚原址前,姚家井小区居民李阿姨长舒一口气。近日,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姚家井小区一处盘踞二十余年、约200平方米的老旧自行车车棚被依法安全拆除,三天连续作业后,场地清理完毕,正式进入建设提升阶段,这一举措让居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据了解,该车棚区域原为小区锅炉房存煤场地。约2000年前后,为缓解当时居民非机动车停放安全及丢失问题,被改造为临时自行车车棚,曾容纳百余辆非机动车并配备专人看管。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封闭式车棚的必要性已显著降低。更为严峻的是,历经多年风雨,车棚结构严重老化,地下燃气管线占压等安全隐患问题突出。
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刻不容缓。但拆除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牵涉多方利益。居民们的车辆如何安置?车棚看管人员的生计怎么办?拆后的空间又该如何利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挑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主动“向前一步”,联合多部门协同攻坚。“产权关系不明确,拆除就没有法律依据,我们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连续两周查阅历史档案,“和产权单位沟通了8轮,终于厘清了来龙去脉。”同时,街道联合市燃气公司精准定位占压位置,科学制定安全拆除方案;配合龙泉社区开展居民改造意见调查;协同城市管理办公室制定车棚提升改造方案。
车棚看管人员王师傅在这工作多年,对车棚有着深厚感情,得知要拆除车棚,一开始十分抵触。综合行政执法队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王师傅拉家常、讲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安全隐患的严重性。“王师傅,您看这车棚的钢架都锈成这样了,万一哪天倒了,后果不堪设想啊。您为咱们小区守了这么多年车棚,大家都记着您的好,现在街道也一定帮您解决后顾之忧。”经过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流,王师傅终于理解了拆除的必要性。街道积极协调天岳恒物业公司,为王师傅妥善解决了临时周转问题,让他感动不已:“谢谢街道,还想着我的工作周转,我一定全力配合工作!”
为了保障居民在施工期间的停车需求,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城市管理办公室和龙泉社区在小区内开辟了临时停车区域,并安排专人引导车辆停放。居民赵先生感慨道:“本来还担心车没地方停,没想到街道考虑得这么周到,真是太贴心了!”
如今,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车棚已被彻底清除,看着空旷整洁的场地,陶然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拆除老旧车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动该区域的提升改造建设,充分吸纳居民意见,把这里打造成安全、美观、实用的公共空间。”
未来,这里或许会竖起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孩童嬉笑奔跑;或许会建成智能充电车棚,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停车服务……而这仅仅是陶然亭街道精细化治理的缩影,街道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用“绣花功夫”雕琢每一处角落,让安全与幸福的底色愈发鲜亮,让老旧小区在时代浪潮中重焕生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