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邴美俏)开学第二周,西城区首家“中央厨房+微厨房”智慧食堂供餐模式在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创新落地并试运行。正午时分,学校食堂的厨师们有条不紊地给孩子们准备午餐。操作台上,由配餐公司提前备好的西兰花、胡萝卜等净菜色泽鲜亮——50分钟后,这些热气腾腾的菜肴将准时出现在师生的餐盘中。
此前由于个别校园面积有限,厨房选址难、操作空间局促,学校只能依赖校外配餐,口感、营养较校内现制均有差距,难以满足学生对“热乎饭”的期待。“学生和家长对优质午餐的需求越来越高”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今年,北京市教委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创新供餐模式。西城区立足实际,以北京小学红山分校为试点,率先建成全区首家“央微厨房”智慧食堂,探索“小空间办大事”新路径。
区教委招标选定具备资质的中央厨房,统一负责食材采购、粗加工、清洗消毒,再将净菜冷链配送到校;校内微厨房专注“最后一公里”烹制,厨师按标准化流程翻炒、蒸煮即可。“以前配送餐软塌塌的,现在每天饭菜热乎又好吃!”六年级王同学说。
供餐流程的再造,带来了显著的时效提升。以往校外配餐从出锅到学生用餐,全程需要2小时左右,而“央微模式”下,净菜送达学校后,微厨房50分钟就能完成烹制、分餐,10分钟就能送到学生手中。“改革后,供餐效率比之前提升了不少,最重要的是,‘热乎饭’终于成了校园午餐的常态。”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后勤负责人介绍。
走进几十平方米的微厨房,科技感扑面而来:墙上的食安监管大屏每天都会实时滚动着加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厨房温度、湿度,以及菜品的中心温度;角落的智能留样柜自动记录每批次餐食的留样时间,确保留存48小时备查;物联冰箱能够实现异常温湿度预警,确保食材存储安全;就连常用的万能蒸烤箱,也能通过精准控温锁住食材营养。“从食材采购到最终用餐,每个环节都能查到记录,家长放心,我们也安心。”学校后勤负责人说。
为了让监管更精准,西城区还打通了中央厨房与学校微厨房的远程监控壁垒——微厨房的终端屏幕上,能实时看到中央厨房食材粗加工、清洗消毒的画面,双厨操作同屏监管,实现了从原料处理到终端供餐的全场景风险防控。“相当于给食品安全加了一道‘电子防线’,哪怕有一点不规范操作,我们都能及时发现。”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央微厨房”的成功实践,为西城区破解空间受限学校供餐难题提供了可复制样板。目前,该模式已落地多所校园。未来,西城区将继续以智慧化、集约化、人性化为方向,推动校园供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升级,让更多孩子在热气腾腾的午餐中感受核心区的温度与教育的关怀。
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