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大栅栏胡同里,居民李大爷推着刚充满电的电动车走出车棚,崭新的防火板墙面和墙角的灭火器让他心里踏实:“现在充电太安心了,车棚里啥安全设施都齐了!”这安心场景的背后,是大栅栏街道近期打出的安全治理“组合拳”——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到餐饮烟道隐患排查,从公共服务设施安全检查到长效机制构建,一系列精准施策为老街坊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电动自行车治理:从“痛点”到“支点”
针对电动车充电这一民生痛点,街道打出“改、管、防”三招硬棋:16处居民电动自行车棚全部完成防火改造,防火板、灭火器材、应急拉钩、消防水带、视频监控等“六件套”一应俱全,从硬件上筑牢防线。
为提升应急能力,9个社区配备125个锂电池专用灭火器,4300块居民电动车电池完成检测,实现“一户不落”的全覆盖检测目标。创新推行的“车电分离”制度成效显著。街道建立专项台账,与消防夜巡队、社区实时共享信息,社区每日上门核实车位占用、院内充电等情况,成功劝阻飞线充电、入户充电47处。“现在院里见不到乱拉的电线了,孩子在胡同里玩着也放心。”前门西河沿社区居民张阿姨说。
二、餐饮场所整治:从“排查”到“长效”
“后厨烟道清洗后,抽风都顺畅多了!”某饭店后厨负责人指着光洁的烟道内壁说。针对餐饮场所安全隐患,街道从8月初启动专项行动,对辖区229家餐饮单位开展 “全覆盖”检查,其中205家有烟道的单位已于8月18日前全部完成清洗,目前正进入常态化抽查阶段。
同时,街道重点检查67家人员密集场所,对后厨卫生、用电用气等情况逐项排查,现场整改59项问题,限期整改21项,整改完成率达100%,从源头上遏制“小火亡人”风险。
为巩固整治成果,街道构建起“日常巡查+定期复查+动态监管”的长效机制。协管员、网格员点对点开展“回头看”,联合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将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一家经营者。“现在不仅要洗得干净,还要记得及时洗,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松。”一家老字号餐馆的负责人说。
三、民生保障解难点 筑牢服务安全网
公共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同样牵动人心。8月20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丹率队,对辖区内老年浴池、残疾人温馨家园、图书馆、养老驿站、政务服务大厅等11处公共服务机构开展实地检查,重点排查设施维护、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及用电用气管理等情况,细致查阅工作台账。
“要特别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保障,对隐患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 李丹在检查中强调,各机构需完善服务流程,加强应急值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为地区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此次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公共服务机构的安全责任意识,为民生保障筑牢防线。
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及民生保障办公室的协同发力下,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理台账日益完善,餐饮单位烟道清理形成联动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安全防线持续巩固。“安全治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短期整治与长期管理结合起来,让“安全基因”融入街区血脉,让老街坊们在平安祥和的环境里,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回到顶部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