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古树下添休闲角,彩绘墙述老故事,新街口街道以“小切口”激活胡同文化与生活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30 16:43    

分享:

一笔一画 勾勒烟火气

一角一隅 留住老味道

近期,新街口街道苏罗卜胡同、西夹道在精品胡同打造工作中完成环境提升。改造过程中,通过“小切口”改造,使居民生活场景更舒适,街巷文化也呈现出新的活力。

01从居民心愿出发

在改造启动之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并召开院落议事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希望能整洁些,但不要丢了老胡同的味道。”“能不能把花草统一整理一下,更安全也更好看?”……这些声音被认真记录,并逐一融入改造方案。改造从一开始就带着居民的心愿出发。

02树下空间变休闲角

苏罗卜胡同北侧的4棵古树下,曾经摆放着居民自发栽种的花草。虽然生机勃勃,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时,街道为每棵古树量身打造了防腐木地台,规整空间,并为居民的花草更换花盆、填充营养土。鹅卵石点缀在木地台边缘,既自然美观又方便维护。如今树下不再杂乱,成了居民纳凉闲聊的好去处,也常常吸引路人驻足拍照。

03彩绘墙面添文化味

胡同墙面彩绘是此次改造的亮点。街道邀专业团队以“胡同喵踪”为主题,绘制四组彩绘,或童趣、或灵动、或展现市井烟火,借猫的形象串联胡同生活点滴,为静态墙面增添温度。西夹道亦有多组作品:“亮巷滑途启猫勇”显童真活力,“葡萄架上的捕光者”定格夏日,“石条上的毛渠与暮韵”再现老北京生活。这些画作与灰砖青瓦相映成趣,成了居民和游客驻足的风景。

04 胡同故事在笔触间延续

在苏罗卜胡同的彩绘中,还特别融入了“苏萝卜的由来”。据说,早年白塔市集旁有一位姓苏的商贩常推车卖萝卜,热情爽朗,渐渐被街坊称作“苏萝卜”。久而久之,这个称呼成了胡同的名字。如今,这段故事通过墙面的画笔重现,让老一辈的记忆和年轻一代的好奇在同一面墙上交汇。居民志愿者也参与到彩绘中,和画师一起勾勒、上色。大家在创作过程中谈起胡同的往事,分享对社区的期待,画面不仅留住了故事,也拉近了邻里间的情感。

05共建共管让胡同常新

改造不仅是“建起来”,更要“管得好”。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节都与居民共同商量:地台高度、花盆样式、彩绘题材……居民意见都能得到回应。大家还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帮忙整理花草、运送材料,邻里间的关系也在这过程中更紧密。

改造完成后,街道将建立长效机制:明确责任人,安排志愿者和物业力量共同维护,同时探索“认领制”,鼓励居民打理属于自己的“一角”。这样一来,胡同环境不只是一时的新,而是能长久保持整洁与活力。

接下来,新街口街道将继续结合胡同原有风貌和居民生活需求,把环境整治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推动更多“微改造”落地,让胡同既有老北京的味道,又有现代生活的便利与温度,在一景一物、一画一墙中延续街巷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