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胡同寻文脉 携童心传情怀
秋意渐浓,新街口街道的青砖灰瓦之间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与辖区单位紧密协作,共同打造“小脚丫走胡同”亲子文化研学品牌,推动地区文化资源与教育需求实现深度融合。
依托“新萌计划”,本次活动精心设计四大主题线路,串联鲁迅博物馆、妙应寺白塔、徐悲鸿纪念馆、西四北六条“无围墙博物馆”胡同及中国儿童中心等多个文化点位,引导6-14岁的亲子家庭漫步胡同、对话历史。通过沉浸式体验,大家共同感受古都底蕴、京味风情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让文化传承在行走中悄然延续。
行走之间 遇见文化与成长
“胡同就是最生动的课本,走一走,知识就来了。”胡同、博物馆、纪念馆、教育中心……这些熟悉或陌生的空间,在活动中变成了课堂和舞台。孩子们用脚步丈量社区与城市,用眼睛发现历史与文化,用思考碰撞新的感悟。家长们则在陪伴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重新认识家园与生活。四条研学线路,每条时长1.5-2小时,成为大家研学和社会实践的“热门打卡”。
四条线路,四种体验
古都文化线:胡同寻古,触摸历史脉络
孩子们漫步东夹道胡同,仔细观察门墩上的精美雕刻,聆听妙应寺白塔跨越七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一砖一瓦都仿佛在无声讲述老北京的故事。走进鲁迅博物馆,他们化身“小小文学家”,沉浸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思考“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在讲解与互动中,文化的种子悄然生根,历史的脉络变得清晰可触。
红色文化线:丹青报国,感受艺术力量
在徐悲鸿纪念馆,《奔马图》前围满了专注的小观众,他们仿佛能听见画中骏马奔腾的蹄声。通过一幅幅经典画作和生平资料,孩子们第一次将“艺术”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一位家长感慨道:“这样的参观,比课本更直观、更震撼。”艺术不再只是美的表达,更成为一种精神的传递和责任的担当。
京味文化线:京韵流芳,体会胡同烟火
从西四北三条到六条胡同,砖雕、门墩、朱红大门处处藏着岁月的痕迹。街道精心打造的“无围墙博物馆”胡同通过老物件、老照片生动串联起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孩子们睁大好奇的双眼,家长们则沉浸在怀旧的情绪中。京味文化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在步移景异中变得鲜活而亲切。
创新文化线:童心创想,拓展国际视野
在中国儿童中心,孩子们通过展览回顾了儿童教育40年来的发展历程。在“丝路传情,文明互鉴”情景体验中,他们扮演“小使者”,热情介绍唐朝的丝绸、西域的葡萄干,在互动中学习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这场融合历史与创新的旅程,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新街口街道通过“小脚丫走胡同”系列活动,巧妙融合古都底蕴、京味风情与创新实践,让青少年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文化的滋养与启发,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美好愿景。
未来,新街口街道将继续依托“新萌计划”,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推出更多贴合亲子需求的活动,让家庭在陪伴中成长,让社区在参与中更有温度。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