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史桭沨)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我区以“文商旅体”融合为核心,推出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文博展览、游园赏景等多元活动,打造丰富消费场景,释放文旅消费活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应季应景的假日体验。
数据显示,2025国庆中秋假期,我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国庆中秋假期,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99.7万人次,同比增长4.7% ;实现旅游总花费44.2亿元,同比增长5.2%,游客人均花费1105元,同比增长0.5%。
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演艺空间魅力彰显
假期里,我区文艺演出市场供需两旺。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北京音乐厅“江山如此多娇”红色经典交响音乐会、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音乐剧《青春之歌》等精品剧目轮番上演,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同时,广德楼、繁星戏剧村等“演艺新空间”及首都电影院各门店同步推出专属活动,“音乐+”文商旅体融合活动丰富多彩,各类演出兼顾艺术性与趣味性,实现“叫好又叫座”,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特色街区亮点突出
文旅名片持续擦亮
区内多条特色街区成为游客打卡热点。“京城文化第一街”琉璃厂文化街汇聚荣宝斋、一得阁、戴月轩等老字号,非遗魅力与文化底蕴吸引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
第三批“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西城区北京坊旅游休闲街区与杨梅竹斜街历史文化街区,加上底蕴深厚的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白塔寺街区等特色街区形成互补,西城文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文博非遗联动发力
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区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宣南文化博物馆、李大钊故居、郭守敬纪念馆、福州新馆(北京市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沈家本故居等单位,围绕“北京中轴线”“宣南文化”等主题,开展系列假日文化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此外,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首次亮相,并启动首期研学活动“重走小英子的城南旧事”,假期内迎来首批研学团队,以“文化+研学”模式让历史建筑与文学记忆“活”起来。
书香游园双线并行
假日体验多元丰富
书香氛围遍布西城。区图书馆、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区文化馆及辖区“悦读湾”阅读空间分别通过延时服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等方式,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假日阅读体验。
游园赏景同样人气高涨。陶然亭公园第三届菊花文化节期间,20余万株秋日花卉覆盖5000平方米展区,结合市集、非遗展演、养护科普及慢直播,打造“可赏、可玩、可购、可忆”的游园体验。北京大观园以《红楼梦》为主线开展“青春中轴线 乐汇大观园”公益演出等活动。月坛公园内的“月圆京城·情系中华”2025年中秋群众游园活动,以“传统+科技”融合形式,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中秋氛围。
文化品牌引客聚气
安全保障护航假期
假日期间,“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打卡鼓西 漫步斜街”文化消费活动、什刹海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等我区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吸引市民游客深度体验西城魅力。
同时,全区相关部门围绕假日保障提前部署,加强大型活动、重点商圈、热门景区、交通场站等人流密集区域的组织管理与秩序维护。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全力做好游客引导、安检等服务,确保游览秩序平稳有序,保障市民游客度过欢乐祥和安全的假期。 相关单位供图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