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石伟)近日,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161附小)以“文脉承千年 科创向未来”为主题的科创赋能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深度融合校园文化与科技教育,以近300年历史的昭显庙为探索核心,通过“揭榜挂帅”“遗产教育”“国际视野”三维联动,引导学生在古建探秘中解锁科学密码,在文化传承中点燃创新火种,为校庆献上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科创盛宴。
开幕式上,校长宣布以“打造可互动的昭显庙科学档案”为核心任务,正式启动全校探索之旅。这座毗邻校园的清代古建筑,其屋顶斗拱的力学智慧、榫卯结构的抗震奥秘、声波传播的声学特性,成为学生们的“活教材”。“昭显庙的每一根梁柱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科学的启蒙者。”校长表示,希望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中理解“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创新的根基”。
开幕式现场的科技互动区成为学生们的“探索乐园”:仿生机器狗在昭显庙微缩模型前“巡逻”,灵巧机械手演示“数字榫卯”拼接,3D打印的祈年殿模型精度达0.1毫米。最受欢迎的“锡纸漕船载重赛”中,学生用环保材料制作船只,在模拟中轴线水系的赛道上测试承重极限,将“低碳理念”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我要为昭显庙设计AI导览机器人!”五年级小李同学在体验仿生蝴蝶互动展台后兴奋地说。她的小组认领了“古建AR解说”任务,计划用语音识别技术让游客通过扫码“听见”古建的历史故事。
科创节期间,学校邀请了多位专家开展系列讲座:高级工程师王慧君的“AI生成艺术”工作坊中,学生用文字生成“未来昭显庙”概念图;生成式AI领域专家郑老师指导学生将校园文化符号转化为动态视频;古建彩画高级工程师高业京则揭秘了昭显庙梁枋上“和玺彩画”的矿物颜料配方,让学生在调色实践中理解“色彩里的生态智慧”。
“这些讲座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思维引爆’。”邓彬彬校长说,学校未来将持续引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构建“专家+教师+学生”的创新导师团。
作为诞生于红色革命沃土的学校,161附小始终以“诚真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中正挺立之文化,育志才兼备之诚真少年”为育人目标。开幕式上,师生共同重温校史:百年前,革命先驱在此播撒教育火种;今天,诚真少年们接过接力棒,用科创实践诠释“强国有我”。
“当你们用代码复原古建彩绘,用数据解读历史密码,就是在书写新时代的‘少年中国说’。”邓彬彬的话语点燃全场热情。随着启动仪式上“昭显庙科学探索地图”缓缓展开,全校学生将在未来一个月里,用好奇心为笔、以科技为墨,在古建与未来的交汇处,绘就属于新一代的文明答卷。
回到顶部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