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新年,白纸坊各社区都组织了联欢会和团拜会,为居民带去欢乐和祝福。在社区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平时,他们是志愿者、是老党员、是街坊的大爷大妈,但站在舞台上,他(她)们却总让人惊艳。本期,《白纸坊》带您一同寻找社区的文艺达人组织,感受草根明星的魅力。
“阿姨模特”走出青春范儿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在建功北里社区联欢上,伴随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社区老年模特队献上了一场唯美的古韵大秀。
走秀中,模特们虽是“模特界”新手,却毫不怯场,与队友、音乐配合默契。旗袍迤逦,台风悠然,气质典雅,手擒团扇的模特们颇有扬州三月韵致。
“旗袍最能展现中国传统美。”负责人王海峰介绍选中旗袍作为走秀服装的原因。
据了解,由于模特队成立不久,模特的服装、道具全部都由队员准备,旗袍或为存放衣柜多年的“宝贝”,或是从街坊借来的“珍品”。队员年龄最大的将近七旬,而最小的也已年过半百,但“略施粉黛”的阿姨们颜值“爆表”,引得观众们纷纷鼓掌称赞。
民乐队三载岁月砺品质
扬琴、琵琶、柳琴、笛子、二胡,中国传统民乐中的各种乐器在指挥下和谐而鸣,带领居民们体验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
这就是双槐里社区居民人人知晓的双悦民乐队。双悦民乐队中有10余种乐器组合,单单是乐器,就足以令社区的居民们赞叹“大开眼界”。
在近日举办的双槐里社区新春联欢会上,民乐队成员们再次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惊喜。
当天演出中,随着“开始”命令的下达,民乐队的队员们集体演奏,琴瑟和弦,一首《喜洋洋》为联欢会再添一份喜悦。表演完毕,居民纷纷表示“再来一个”。
据了解,双悦乐队成立于2012年,成员多为年过六旬音乐爱好者,队员们通过组建乐队的方式,利用音乐开眼界,交朋友。成立3年多时间,双悦民乐队成员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近30人,并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人气儿。
对于乐队的名字,乐队负责人杨成恂解释,之所以叫“双悦”乐队,是希望队员“玩”的高兴,同时居民听了演奏也能心情愉悦。
如今,双悦民乐队经过发展,渐渐成熟,从一个“不起眼”的队伍发展成双槐里社区的品牌队伍,并成了各个活动的压轴表演者,受到社区居民好评。除在社区表演,还受邀参加西城区相关单位的演出。
盲人队长引领音乐之旅
近日,在樱桃园社区举办的党群联欢迎新活动中,社区口琴社成员们演奏的《喜洋洋》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领着现场观众开启了一次音乐的体验之旅。
据了解,樱桃园口琴社获得观众的欢迎,不仅是因为成员为居民带来了听觉享受,还因为口琴社指导老师杜群鸽所代表的乐观心态以及积极、坚强的精神。
杜群鸽吹起口琴神采飞扬,很少人知道他视力只有0.02。杜群鸽退休后每天到公园练习口琴。2013年,杜群鸽成了社区12名居民的口琴老师。当时他也考虑到了自己身体条件的影响,但是第一节课和大家相处后,他就被大家的热情感染了。
由于学生年纪、能力参差不齐,杜群鸽教学时要尽量照顾每个人。每次上课,他都随身携带一个小录音机,让大家先听一下节奏。然后杜群鸽再带领队员们练默契程度。坚持循序渐进。每次上课杜群鸽讲解的非常流畅,但是在这背后,他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因为视力的问题,备课读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一首熟悉的曲子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一首新曲最少要两周以上时间备课。
如今,队员们的口琴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每个成员都可“独当一面”。2014年,口琴班在西城区比赛中赢得了三等奖。杜群鸽常说:“看到大家的进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六旬舞者健身操传快乐
在新安南里社区迎新联欢上,有支让人眼前一亮的队伍。她们脚穿运动鞋,步伐动感,她们身穿亮黄色运动服,传递健康快乐,她们就是新安南里社区舞蹈队。
看惯了大妈大爷的广场舞,新安南里社区舞蹈队表演的健身操便格外的吸人眼球。健身操动作幅度更大,速度也更快。据了解,舞蹈队队员平均年龄65岁,负责人桂文玲更是年过七旬。“以前桂文玲身材较胖,跳了健身操身材苗条了,也健康了许多。”舞蹈队成员姚俊玲说,跳健身操主要是为锻炼身体,也希望通过春节联欢会向更多居民传达动起来的健康理念,让更多人加入其中。
老戏骨国粹表演成经典
华丽的扮相,专业的唱腔。新安中里社区联欢会上,新中艺侠京剧社令居民过足戏瘾。
当天,为了营造很好的效果,京剧社社员们纷纷穿戴好行头。《钓金龟》、《贵妃醉酒》、《四郎探母》等京剧选段,向居民展示了“司鼓操琴奏皮黄,字正腔圆韵味香”。
据了解,演员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待表演绝不含糊。为了准备下午的表演,演员们上午十一点前就来到演出后台,化妆、排练、记台词,只为达到完美效果。
据介绍,新中艺侠京剧社成立于2010年,从最开始的七个人慢慢发展,如今已经有了三十余位社员了。“我们社员都是退休人员,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有55岁,大家走在一起办剧社都是因为对京剧的痴爱。”队伍负责人赵侠介绍,我们将继续学习下去,争取让戏迷朋友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专业京剧表演。
(樱桃园、建功北里、新安南里、新安中里、双槐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