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底,自新路社区永乐里10号院居民自管会成立,这个由3名小区居民代表、1名社区居委会人员和1名街道办事处人员构成的小区自治性组织,引导小区近九成居民完成了对小区《居民自治管理规约》的签订工作。永乐里10号院也成为了白纸坊街道,乃至西城区内第一个实现小区居民自治管理规约签订率达到九成的居民自治管理小区。一年中,自管会为小院居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善?在今后,自管会将为居民做哪实事?本报为您走访。
愿做家园主人
自管会监督公约落实
2015年12月25日,《业主自治管理公约》向永乐里10号院全体业主公示生效,其中详细列出了22条维护小区秩序、居民参与院落管理的内容,成为居民共同的行为公约。
后续,根据小区自治基础,永乐里10号院业主自治委员会成立由业主代表、社区居委会代表和街道机关干部代表共同参与小区自治管理。一年来,自管会和自治公约共同为小区管理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党员王淑敏、张国芳是自管会中的业主代表之一,一年中,他们时时关注着小区的大事小情,小区内的点滴变化,都被他们看在眼里。
“街道投资出力,把小院改造的这么漂亮,大家都愿意维护小区环境。无论是小区来人张贴小广告,还是有住户装修堆积建筑垃圾,或是居民遛狗不栓狗链,只要大家看到了,都会热心进行劝导。有劝导不能解决的,街坊们还积极地前来找我来反映问题,而我就及时的把大家的声音传达给居委会,寻求解决和帮助。”王淑敏介绍说,一年里,小区基本保持整洁有序面貌,离不开大家对公共环境维护的态度的转变,正是在自治公约的引导下,在居民的共同参与下,小院才能更干净,更漂亮。
管理大事小情
院里多了忙碌身影
居民自治虽然在小区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由于小院内老年人住户多,日常精力、平台资源有限,单纯靠居民的自我管理改善小区综合环境,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支持成了小院居民自我管理的后盾。
在这过程中,今年下半年,社区联合城管小分队、消防等部门帮助10号院居民完成的自行车棚清理,就是社区居委会作用的良好体现。
当天清理中,居民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社区与城管科、消防、公安等部分取得联系获得了支持,完成彻底清理。这次清理,不仅让消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环境整洁,还再一次向居民们展示了居委会对小院自管会工作的支持。
“在没有专业物业管理的情况下,10号院能有较为良好的公共环境和秩序,是自管会中各类力量的共同支持。无论是老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自发集中清洁、还是劝阻业主装修破坏承重墙;无论是共同对付城市“牛皮癣”,还是解决10号楼五单元管道渗水问题,一年来,自管会遇到了不少‘挑战’,但依靠着居民的热心参与和社区的支持,这些事件都有了比较完满的解决。”肩负着社区居委会主任和自管会成员双重职责的高燕,还对自管会发挥管理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梳理。第一点,居民们对自管会中的两位业主代表都很认可,有了大事小情愿意向这两位反映。两位业主代表也积极发挥联系纽带作用;第二点,社区居委会尽量支持,及时寻求原产权单位和街道各科室的帮助支持,共同为居民服务;第三点,街道对自管会的大力支持,发挥了平台效应,调动了更多有效资源,成为自管会强有力的后盾。
“撬动”多方资源
打开闲置多年小房间
公约是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没有强制力,如何执行是难题。所以制定公约是开端,我们希望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能提供更多的支持引导。”早在自治公约出台时,老党员张国芳就说出了自己的期望。如今一年时间过去,街道不仅配合自管会的管理,还发挥了平台作用,撬动多方资源,为小区服务。
在永乐里10号院综合改造完毕后,通过街道的协调沟通,小区内绿化管理由市政园林部门承管,小区内环境清扫由市政环卫清理,正规的日常服务管理加之居民的自觉维护,保证了小区改造的成果。
除此之外,街道还积极与原产权单位沟通,为小区居民争取更多的生活便利。
在小区东南角的高台阶上,有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据小院居民介绍,这所房子是产权单位(北京市玻璃集团)用来放置小区闲杂物品的。房子一直无人居住,甚至有居民反映,二十多年了,从来没看到有人进出。“就那么空在那里,怪浪费、怪可惜的。要是能给我们建一个活动室该有多好啊。”把闲置的小房充分利用起来,服务大家,成了小院居民们的共同愿望。
针对此种情况,白纸坊街道积极与小区产权单位——北京市玻璃集团进行沟通与协调,主管领导张晓波副主任多次召开协调会,邀请产权单位领导进行座谈协商。最终在今年9月,成功与产权单位签订房屋无偿使用协议。目前此房屋正在进行立项评审,本月底前将开工进行装修。据了解,房屋装修结束后,将被用为居民的活动室以及小区自管会人员的办公室,管理权为小区自管会所有。
突破管理难题
引导居民探索“准物业”
随着产业发展和经济变革,原属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些老旧小区因产权不明等问题陷入了失管、失控状态。在白纸坊,永乐里10号院就是典型的老旧小区。
自管会成立前,10号院由产权单位玻璃集团分派维修人员负责管线维护、房屋修缮,但小区保安、保洁、公共设施维护和绿植修整等服务一直是空白。小区长期存在路面破损、单元门门禁失灵、绿化植被退化等安全、卫生问题。2015年,街道坚持“建管结合”,在小区实行了综合改造,使院落硬件环境焕然一新,还引进“准物业”管理理念,引导业主自我管理。
在此过程中,永乐里10号院《业主自治管理公约》出台实施,小区成立由业主代表、社区居委会代表和街道机关干部代表参与的自管会,负责监督小区自治执行。
硬件改造配合文明引导
永乐里10号院自成立以来,为小区管理带来了较好的提升,在下一步,自管会将有哪些努力方向?将争取哪些管理提升?本报为您介绍。
关键词:
协商硬件改造
自管会将努力协调各方资源,对于小区居民集中反映的停车问题及更换下水管道问题尝试协商解决,争取通过硬件改造,促进居住环境提升。
关键词:
加强文明引导
自管会将加大宣传力度,并适当曝光部分不文明现象力争让更多的居民都能自觉履行《业主自治管理公约》。
关键词:
促进物业服务
在工作中,自管会将结合小区物业管理需求,合理的征集居民意见,必要的时候引入单项物业管理服务。
美丽文明家园 需要您的助力
广大的业主朋友:
2015年,街道为永乐里10号院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提升环境了质量,引导居民成立了自管会,签署文明公约,通过“准物业”模式改善了小区的管理状况。至今,一年时间过去,小区基本保持了良好环境状态和和谐的邻里关系,这离不开街道、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小区业主的共同努力。
在因良好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对于一个老旧小区,和谐宜居环境的构建不仅需要自管会成员的努力,还需要每一个业主的参与和支持。共建文明美好家园,是每个业主共同的心愿,更是每个业主的责任。就让我们从及时清理装修垃圾,装修不破坏楼体结构等等基础做起,从积极促进邻里和谐、文明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等点滴做起,维护我们共同家园的美丽环境和文明氛围。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共同拥有一个温馨、舒适、整洁、文明的生活家园,献出一份爱心,播撒一份热情,承担一份责任,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出力。
■永乐里10号院居民自管会
(物业指导科、自新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