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触电”马拉松 一年跑出9斤奖牌
发布时间:2016-12-20
运动提醒:锻炼需量力而行 中老年人健身需考虑心血管承受力
头戴空顶帽,耳边音乐响,身着速干服,脚蹬跑步鞋……这是新安中里社区运动达人张国花留给人们的印象。一年马拉松,奖牌重9斤,47岁的张国花成了人们口中的“花花”,她不仅收获了活力与健康,更收获了运动场上的友谊。
◆人物名片
姓名:张国花(花花)
年龄:47岁
所在社区:新安中里社区
运动经历:2016北京马拉松(全程)28957名全部选手排名第8712名;2016承德国际马拉松(全程)性别排名39名;第12届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第8名;2016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赛女子半程第169名;2016北京妫水河女子半程马拉松全部选手排名第138名。
运动宣言:前半程的享受,后半程的痛苦,结束后的开心和自豪,让我从第一次接触马拉松起,便无法自拔。我不会因为伤痛而放弃马拉松,反而会将这项运动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穿起运动衫、系好跑步鞋,每天我都要享受运动的乐趣。
奖牌重9斤 减肥26斤
机灵好动的张国花运动天赋不俗,自小就成了人们口中的“体育健将”。上学时,她是学校田径比赛领奖台的常客,工作后,她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踢毽高手。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张国花来说,运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说起真正踏上马拉松“征途”的原因,还要从2016年1月张国花的一次手机APP下载开始。
“虽然一直运动着,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体重不断上升,体质也下降了。于是,我就有了跑步减重保健康的意识。后来,经一位朋友推荐,我下载了悦跑圈手机APP,开启了马拉松的路程。”张国花介绍选择马拉松运动的初衷。一年时间过去,张国花参加了数十场“半马”(半程马拉松,约21.1公里)和两次“全马”(42.195公里)。
马拉松这项运动让张国花收获颇丰,获得奖牌已满满一书包,约有9斤重。但张国花认为,自己的收获远远超过这些。
“一年时间,我减重20多斤,健康状况提升了,人也更加自信了。此外,我在坚持跑步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每天听马拉松‘大神’讲经验,日子过得很充实。”张国花介绍。
除了收获,张国花也付出许多。一年中,张国花跑坏了好几双鞋;因为磨损,张国花一双脚的前三个脚趾甲全都脱落过。但张国花仍旧感慨运动的魅力,每月保持300公里的跑量,还定下了两年内完成越野马拉松比赛的目标。
最难忘 首次跑马全心坚持
4月17日,在2016安利纽崔莱北京国际长跑节半程马拉松上,张国花以个人组冠军的优异成绩完成了自己的首次跑马。
“我以前跑步的最长距离是10公里,当时站在21公里的起跑线上,心里确实没底。”张国花介绍,自己原本报名参加10公里马拉松,但因比赛计划变动,自己才鼓足勇气报了21公里。从天安门广场到奥林匹克中心区庆典广场,这首次的跑马经历让张国花记忆犹新。
在这首次跑马过程中,张国花完成了身心的双重挑战。“最后10公里,我体力、精神达到了极限,脑海中不断出现放弃的念头,但身边更加年长的‘大爷大妈’给了我坚持的动力。”最后,张国花靠着毅力、信念做完最后的“机械运动”。感到最惊喜的是首次挑战21公里,就跑出了1小时56分17秒的成绩。“完全超出了预计”,如今她仍有满心激动。
最惊心 为健康学会量力而行
7月31日,张国花站在第十二届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的起跑线上,张国花没想到,这次比赛中自己的心脏将敲响“警钟”。
此次比赛的最后1公里处,张国花与一名年轻的参赛者争夺名次时勉强提速,造成心脏超负荷跳动……赛后,张国花在救护车上休息了很长时间。
“思想追得上,身体追不上;身体追得上,心脏也追不上。”张国花介绍,很多马拉松比赛选手出危险,就是因为一味追求速度。这次的“惊心”马拉松,让自己学会了量力而行。
张国花提醒,马拉松不比百米冲刺,光有激情和冲劲不够,全程42公里是对意志力和体能的双重考验,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锻炼积累,做好准备。
最执着 为跑“北马”费尽心力
9月17日,张国花以4小时12分38秒的优异成绩,取得中国最高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以下简称北马)的第8712名。
“为了参加‘北马’,我费尽周折。起初报名时,因为没有正式比赛的全马成绩,我被告知没有报名资格。为了取得报名资格,我第一时间报名了承德国际全程马拉松,最终用这个成绩来助力“北马”报名。最后,我在马拉松微信群的团长建议下,两度等待机会购买慈善名额,最后花费近两千元获取了参赛资格。”为了在北马中有更好的表现,张国花还重新购买全新跑步鞋和衣服。“马拉松是一项‘烧钱’的爱好,但我即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依旧享受它带来的快乐。”张国花表示。
跑前热身跑后拉伸
慢跑瘦身的效果好,不过也有许多注意事项。首先,慢跑减肥的正确方法是跑前做热身,跑后做拉伸。每周坚持2-3次,每次30分钟最好,熟悉之后每次增加5-10分钟,最好控制在1小时内。
慢跑后一定要进行舒缓运动,因为激烈的运动后,大量血液会集中在下肢和肌肉,若立刻停止,没有搭配舒缓运动,则会影响血液回流到心脏,而使得血液滞留在肌肉,无法有效排除乳酸,容易发生心脏和脑部血液供给不足,而头晕、昏倒。
其次,从事慢跑运动不可操之过急,必须视个人体能状况做调整,建议可先快走、小跑步、感受双腿、膝盖已经适应跑步动作,再逐渐增强速度。入门者第一次跑步时间不宜过长,刚开始30分钟就够了,再每周增加5~10分钟,至多控制在1小时内。
最后,运动过后身体会感到疲倦、肌肉轻微酸痛是正常现象,休息过后,很快就会消失,不过如果肌肉酸痛持续2~3天,不见改善,表示运动过量导致乳酸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过多,下次运动时,可考虑减少运动量。
(新安中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