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坊间庆新年 精彩联欢送

坊间庆新年 精彩联欢送

发布时间:2017-02-13

    棚改居民“回家”团圆 联欢刮起节俭风  相聚突出合家欢 多彩绝活展京味儿
    金猴留恋丰收年,彩凤欢啼盛世春。新春佳节将至,白纸坊各社区组织居民开展联欢,用欢腾喜乐的方式庆祝我们的节日。除了各位文艺达人上台拿出看家本领,在社区联欢中,还刮起了节俭风、团圆风。本期,《白纸坊》带您领略各联欢精彩场面,同庆咱坊间红火的中国年。  
菜园街、半步桥社区
棚改居民“回家”过团圆年
    对于白纸坊棚改区居民来说,2016年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棚改区居民们搬离了低矮的危房,通过流转搬进了新家。虽然告别了故土,但却向着安居梦、宜居梦迈进了一大步。鸡年将至,作为棚改居民的第一个新年,棚改户居民“回家”过团圆年。
    在菜园街社区,伴随着口琴队演奏的优美乐曲,社区联欢会正式拉开帷幕。口琴与合唱的完美配合,专业范十足,联欢会气氛逐渐热烈,现场更有居民自告奋勇,京剧选段张口即唱。“我今天7点从石景山来,9点多才到现场,就想给我们棚改区居民表演好节目,和我的街坊邻居聚起来。”口琴队队长康连梅说。
    在半步桥社区,有两位残疾居民为观众带来二胡演奏,声音悠扬,时而有高山流水的磅礴,时而有莺啼细雨的婉转。据了解,表演者高宝月与尤闯是在街道残联组织的学习班中学会了拉二胡,他们表示:“我们从大兴赶来参加联欢,就是为了感谢街道、社区对残疾人的关怀,今后有文艺活动我们一定积极参加,展示二胡的风采,展示我们残疾人的风采。”
    “感谢社区办联欢会,让我们这些街坊邻居时隔一年还能聚齐,2018年的春节,这些老街坊们还要聚在一起过团圆年。”菜园街76岁的老党员孙秀敏说出了所有棚改户居民的心声。
右北大街社区
红绸腰鼓敲出幸福声音
    宽袖长扇舞动青春,红绸腰鼓敲出新年鸿音。右北大街社区联欢会中,社区用多彩的演出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
    开场舞蹈《欢聚一堂》拉开联欢序幕,秧歌与腰鼓完美结合,热烈火红映在每一位居民脸上,现场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据社区舞蹈队成员介绍,舞蹈队由若干原白纸坊腰鼓队成员和社区居民组成,共20余人,特意为本次联欢会成立。舞蹈队共准备三个舞蹈、一个合唱,排练不到两个月,且队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大部分没有舞蹈基础。“我们既能锻炼身体,街坊邻居能常联系,又能帮社区搞好联欢会,挺值得。”舞蹈队与合唱队双料骨干,72岁的居民王丽生表示。
    舞蹈精彩纷呈,歌曲同样振奋人心,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带居民重回老北京;节目二重唱中,居民王丽生与陈照生全程维语演唱新疆民歌,异域风情十足。
自新路社区
葫芦丝演奏南国情韵
    近日,在自新路社区新年联欢会上,街坊邻里们同台上阵,自编自演精彩节目。
    联欢开场后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观众的热情被屡屡点燃。其中社区葫芦丝队表演的节目让观众点赞叫好。4位居民用葫芦丝和笛子演奏《荷塘月色》和《婚宴》两首曲目,南国韵律响彻大厅,演绎程度丝毫不逊专业人士。
    据了解,在社区工作人员大力支持下,这支葫芦丝队于2016年12月成立, 队员均为社区业余爱好者,作为登台表演者之一的杨继盛表示:“我们这个节目练了将近半个月,大家都是从零学起,一点一滴练成,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登台亮相。”
当天,除了葫芦丝表演,各种形式的表演也给居民带来了新春快乐。社区工作人员的“欢乐中国年”表达了对居民的祝福;郭惠娟手风琴“花儿与少年”形式独特,被居民点赞。
右内西街、万博苑社区
双簧《放炮竹》宣传安全
    右内西街社区联欢会上,亮点频出。女生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葫芦丝独奏《婚誓》……其中,双簧表演《放炮竹》更是让大家印象深刻。
    当天现场,七旬老翁赵艳华满头白发,头顶冲天杵独辫,眼带白布,精气神儿十足,一走上台便吸引众人眼球。随后,后方孙秋和发出逼真的声响效果,前方赵艳华则表演出百变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舞台动作。两人表演的双簧节目《放炮竹》,在默契配合的同时,也应景地传达出春节燃放烟火的危险性,让居民在欢乐时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老人们在联欢会上玩出了“年轻态”,孩子们则唱出了新年新希望。在万博苑社区的联欢会上,姚敦泽、姚琪柔表演的儿歌《小螺号》《三只小猴》,让台下观众大赞“萌娃”。
建功南里社区
模特队走出“俏夕阳”
    在建功南里社区新年团拜会上,居民欢聚一堂,各显神采,用舞蹈、小品、合唱等节目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风姿绰约尽显红夕阳,摇曳生风走出年轻态。在演出中,由一群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美人们”带来的《茉莉花》令人印象深刻,古韵响起,居民们身穿华美旗袍,手摇羽扇,款款而来,一场模特走秀赢得现场掌声雷动。在模特走秀中有精彩表现的63岁居民李玉敏再次登台,一曲傣族舞跳罢惊艳全场。
    “我们队长从退休就开始学跳舞,在好多活动中跳过这个舞,但是为了这次的联欢会,仍然排练了好几天。”舞蹈队员谈及这位队长充满了敬佩。此次联欢会不仅有居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还有公安部消防局官兵陈永强为居民带来的吉他弹唱,以及悦群社工事务所带来的琵琶独奏,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联欢会上叫好一片。
    此次联欢中增加了游戏互动环节,社区党委书记许妍玲及街道部分领导为获奖居民送去礼品,送出祝福,欢庆气氛浓厚,居民笑迎新春。
平原里社区
场面火爆临时加座
    1月17日,在白纸坊街道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平原里社区新年大联欢正式拉开帷幕,曲艺节目样样俱全,居民吹拉弹唱舞,共迎新春。
    记者在现场看到,联欢会还未开始,居民已早早来到会场等待,因前来观看的居民太多,社区工作人员只能紧急加座。下午两点半演出正式开始,平原里社区主任冯朝辉发表讲话并为居民送去新年祝福。在火热的舞蹈中,联欢正式开始,身穿苏联风情军装的“老男孩们”一开口就让观众震撼,尽显豪迈激昂。“今天,我们俩给大家报灯名……”87岁的赵鸿溥老人与居民张天祥搭档,首次登台演出快板说唱。“这是我们俩第一次合起来,之前都是在家里各背各的,赵大爷把词背的特别熟。”张天祥说道。大人演出完毕,只等孩提闹新春,在此次联欢中,有两位小姑娘一唱一跳,赢得现场掌声一片。
    “我们社区的新年联欢太专业了,服装,道具都是专业配备,真是社区小春晚。”居民边凤琴观看完后表示。据了解,平原里社区旨在打造一台专业且丰富的视听盛宴,居民沉醉其中,感受新年联欢带来的文化魅力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深深的祝福。
新安中里社区
京剧空竹展现京味文化
    灯光灭,飞龙银光乍现冲舞台,空竹抖起,神龙舞动花样多……在新安中里社区的联欢中,居民欢聚一堂,用舞蹈、歌曲、朗诵等形式共迎新春。
    联欢中,精彩的抖空竹表演拉开联欢序幕,首先登场就赢得满堂喝彩。据了解,表演者刘伟是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抖空竹有七八年之久,身姿矫健,双手灵活靠的是常年的练习和浓厚的兴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量像刘伟这样的年轻人来继承下去。
    听惊涛拍堤岸心潮激荡,大联唱尽显国粹古今辉煌,社区京剧社的成员们亮嗓开唱,观众们叫好声一片,“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声音此起彼伏。虽然成员们不是科班出身,但大家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也能演绎出国粹真正的魅力。
    在联欢会的尾声,最特别的合唱队登场了,队员们身穿红衣歌唱祖国,怀念毛主席。“我们的合唱团成立已经十几年,队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别看岁数大,队员们都坚持训练,每周二几乎全到,不容易啊。”合唱队队长李树祥介绍。
樱桃园社区
居民包“温暖馅”饺子
    近日,悦群社工事务所的社工们在樱桃园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民齐动手包饺子,用热腾腾的饺子烘托出温暖的年味儿。
    活动尚未开始,不少居民便跃跃欲试。开始后,专业社工们介绍活动内容和流程,将人员分组并分发各类食材,居民分工协调,切菜、和馅、调料、擀面皮,一边忙活手头工作,一边互唠家常,好不热闹。
    活动过程中,居民还比拼手艺,看谁的饺子薄皮大馅,下锅耐煮。包好的饺子迅速下锅,等待被香气延长,热气腾腾的饺子在期待中终于被端上桌,居民品尝饺子的同时也向社工送上感谢和祝福。活动结束后,社工与居民志愿者带着包好的“温暖馅”饺子探望社区低保人员。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是“三社联动”项目之一,即社区低保人员继续社会化帮扶,三社联动项目已在白纸坊街道多个社区开展活动,并赢得居民广泛好评。“饺子虽小,情意却重。我们活动的目的就是让低保群体参与其中,感受到社区和社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新安南里社区
健身操队舞出青春范儿
    在新安南里社区新春联欢会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与微笑正式开始。非凡宝贝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着精彩节目给社区居民拜大年,《小哥俩》登台演出,争做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孩子,一捧一逗引得观众乐开怀;竹板打起来,嘴皮动起来,小朋友们有模有样带来曲目《数来宝》,观众鼓掌叫好齐点赞。
    矫健的身姿,昂扬的精气神儿,舞台上一群穿运动服,带红领巾的“美女”们齐跳健美操,她们一会跳跃,一会伸展,舞出青春范,现场掌声如潮,叫好一片。“我们健身操队成立已有三年,曾在北京市健美操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街道和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有积极的表现。为了本次迎新活动,健身操队特意排练新节目《我爱北京天安门》以及为大家演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动作,以此来传播年轻心态,跳出年轻活力。”健身操队教练桂文玲介绍。
双槐里社区
京剧与太极动静相宜
    在双槐里社区新春团拜会上,社区文艺团队轮番上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此次团拜会集结了社区众多文艺队伍。合唱队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思念》,歌唱祖国;舞蹈队一曲《珊瑚颂》赢得掌声一片;太极拳队带来的《太极扇》与居民演唱的京剧选段令人印象深刻,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已远超节目表演形式。社区书法班的张金荣老师、杨常明老师则在现场泼墨,为居民送去新春祝福,并把作品送给社区孤寡老人。
清芷园社区
观众饱眼福赞“美极了”
    生活美极了,心里美极了,看着美妙喜庆的舞姿,观众忍不住大赞确实“美极了”。伴随着喜气洋洋的开场舞《美极了》,清芷园社区举办的2017新春联欢会盛大开幕。
    当天,只见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16名清芷园舞蹈队队员挂满笑容,在舞台上舞出了一场《美极了》。看着如此专业、欢快的舞蹈,台下观众个个忍不住地叫好、伸拇指,甚至有居民表示社区里有这么一支队伍存在,自己“有眼福”了。“去年我们舞蹈队表演的是《中国美》,今年我们升级变成了《美极了》。”舞蹈队队长舒铁英说道,“新年就图乐呵,跳舞就为高兴,所以舞蹈队的节目都欢快、喜庆。”据了解,9年时间,社区联欢会,舞蹈队没落过一个。此次联欢,除了《美极了》,舞蹈队还带来了舞蹈《桃花红》。
建功北里社区
“节俭风”获居民点赞
在建功北里社区的联欢上刮起了节俭风。
    伴随着社区舞蹈队带来的精彩舞蹈,联欢会拉开序幕。随后的“老男孩”大合唱、京剧选段演唱以及极具新意的模仿秀等节目精彩纷呈,让联欢会现场热闹非凡。其中,模仿秀的演出得到观众热烈掌声,简单的道具,简单的服装却演出最独特的节目,让人眼前一亮,点赞叫好。居民通过这些自编自演的节目,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景和对生活的热爱。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联欢会以节俭为基本宗旨,拒绝浪费,尽量用最简单的元素呈现一场丰富精彩的演出,让街坊邻里欣赏到好节目,感受到真用心。
右内后身社区
达人应邀返场说快板
在右内后身新春联欢会上,京剧、朗诵、快板、歌曲等多种形式表演齐登台。
    68岁罗家胜虽是草根演员,但一段快板《我家的果园》却让观众连连伸出大拇指,大喊着“再来一个”,抵不住大家的热情,罗家胜二次登台,来了一段《劫刑车》。
    据了解,48年前,罗家胜与快板结下不解之缘,手中的两副快板也陪着自己走了20年的历史。2015年11月13日,罗家胜意外出车祸,粉碎性骨折的伤痛令他与2016年社区联欢失之交臂。经过一年康复,罗家胜已能基本自理,双手却没有以往灵活了。但为了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罗家胜爽快答应登台献艺。“我愿意登台和大家一起乐呵一下,重在参与嘛,一是圆了我2016春节联欢的梦,二也算是展示我自己多年的业余爱好。”罗家胜说道。
讲述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佳节,蕴含亲情、团圆、收获、祝福等多重意义。本期邀请地区居民,分享春节记忆,体味不同的年味儿。
四世同堂吃“团圆米粉肉”
讲述人:赵兰(右内后身社区)
    老北京人讲究吃年菜。我家四世同堂,20多口人,聚在一起最期待的就是婆婆的米粉肉。婆婆今年84岁,但每年米粉肉都是她亲自动手,因为家里只有婆婆自己能做出“那个味儿”来。在我看来,米粉肉不仅口感软糯、酱香浓厚,更重要的是能吃出“家味儿”。
好成绩过年心里乐开花
讲述人:徐雨彤(右北大街社区)
    去年我小学四年级,12月的期末考试时我发挥超常,取得了好成绩。我心里特别骄傲,爸妈也用一个iPad鼓励我。初一去拜年,家里亲戚都夸我,姑姑还专门做了我最喜欢吃的油焖大虾。努力用功取得好成绩的感觉真好,被家里人称赞的感觉更好。
新年富足难忘“票证”时代
讲述人:李树祥(新安中里社区)
    我岁数大了,过的年太多了,有道菜过年一直不能落。年轻的时候物质条件不太好,过年家里就做这一道肉菜,多放白菜,多放粉条,一大碗猪肉炖粉条就够一家子吃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就喜欢吃这多菜多粉条的猪肉炖粉条,年夜饭这道菜必不可少啊。
萌娃期待畅玩红楼庙会
讲述人:于子豪(右内后身社区)
    今年我3岁了,春节我们一家要去大观园看红楼庙会,太姥姥、姥姥、爸爸、妈妈还有我都会一起去。妈妈说那里离家近,不仅会有曲艺、木偶剧、杂技演出,而且还有很多好吃的。到时候我要让妈妈给我买水果糖,买大刀,然后一边吃糖,一边看武打,肯定会很好玩。
(菜园街、清芷园、自新路、半步桥、新安中里、新安南里、建功南里、建功北里、平原里、双槐里、右北大街、右内西街、右内后身、万博苑、樱桃园社区)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