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曲艺大腕演出,居民现场体验非遗魅力;社区开展系列培训,居民增长知识;社工变身教师,小班指导居民学习……在2015年西城区第十三届市民学习周活动期间,白纸坊地区居民利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体会终身学习的乐趣。
现场一 居民免费享曲艺专场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醇厚沧桑音律从市民中心传出。近日,白纸坊街道邀请北京曲艺团艺术家们为地区居民带来一场免费的曲艺专场演出。
演出现场,曾获曲艺“牡丹奖”的曲艺家张曦文带来了经典的《重整山河待后生》。身段气宇轩昂,唱腔韵味十足,张曦文一开嗓便赢得满堂彩。“真过瘾。”居民马武军说。演出中,当得知张曦文是骆派京韵大鼓第三代传人,也是非遗京剧大鼓的传承人后,不少居民为其点赞。
此外,曲艺演员们还为居民带来快板、相声、口技等节目。演员刘廷凯口技模仿动物叫声惟妙惟肖,居民不禁拿手机录下视频。相声演员刘星、邱子阳让现场笑声不断,表演完毕大家异口同声“再来一个”。
据了解,此次由相声、快板、京剧大鼓组成的“曲艺专场”是非遗进社区项目内容之一。今年,白纸坊街道引进了皮影表演、风筝制作等多种丰富的非遗文化,让居民在家门口长见识,学知识。
现场二 老居民社区飙英文
“I was a teacher,I worked for a school.”年过六旬的孙阿姨吐出一串英语句子。虽然不够流利,但作为生平第一次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勇气还是获得了大家的点赞。这一幕就发生在右北大街社区英语学习班上。
英语课堂上,学生大都是退休后的老年居民,有时还有一些居民带着小孙女一起“听课”。由于学生大部分年龄较大,老师带领大家多次朗读,并耐心解释,加强居民记忆。老师细心, 学生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巧记。“这样就很容易记住,多念几遍我就可以背诵。”进行中文谐音标注的尹尧寿表示自己愿意多学新知识。
除了老居民化身“学童”,老师也是由年轻社工担任的。“英语班‘老师’是社工马利昂、孙焰和宫婷婷,他们都是本科大学生有着很好的英语基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英语班,社区还开启了书画社、合唱队、手工编织班、小天使综合艺术班共5个学习队伍,大部分都是由社工担任指导老师,为居民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奠定基础。
市民学习周提供综合学习平台
据介绍,非遗演出、系列讲座等都是白纸坊举办的市民学习周活动中的部分内容。10月初期,西城第十三届市民学习周活动正式来开序幕。10月至12月,白纸坊通过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市民学习活动平台,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教育学习活动。
除举办专题健康知识讲座、非遗展示等活动,多社区还根据居民需求,举办花草培养、钱币真伪知识讲座等活动。同时,在各社区都存在的书画班、合唱队、舞蹈队等学习团体也成了居民家门口的课堂。
(文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