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内街道积极回应政府热线 解决居民“老大难”问题
接诉即办 问题前置 手册管理
发布时间:2019-03-28
2019-03-09
本报讯(记者王霄)以前是按职责办,现在是接诉即办,只要是在属地出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百姓家门口的事情。今年以来,广内街道进一步发挥“吹哨报到”的工作机制,主动向前一步,对12345市民热线诉求反映集中的问题,注重加强规律性研究,以点带面,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通过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形成“手册化”管理,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不断提升区域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居民“出头”的大家长
老旧小区物业失管是广内街道接市民诉求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借助街道“通报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困扰广义里小区居民多年的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该小区原是一家央企的宿舍楼,因与物业公司交接存在问题,导致小区内下水管道、单元门、门禁等年久失修,成为居民经常诟病的对象。但是多年以来,小区业主换了一波又一波,几乎没有多少住户是原单位职工了,因此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居民们根本找不到物业,更谈不上对话原产权单位,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社区居委会了。
闻风而动、接诉即办。街道工委办事处相关领导成立专班、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职责,主动联系到了小区原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四方共同协商、研究。经过耐心沟通,作为辖区共建单位,原产权单位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当场表示,将尽快研究解决办法,建立起长效的后续管理机制,做好日常小区物业维护。
实施“手册化”管理更规范
“如果您门诊2万元费用用完,根据政策规定,当全年自费费用达到5万元后,下一年度年初区医保中心将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或者我给您一个联系电话,您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咨询。”在街道全响应街区治理中心,工作人员将每一个案件分派给相应的责任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居民的问题和诉求,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按照标准的回答方式统一作答,使回应更加及时高效。
广内街道以案件为基础,将解决方案、政策口径收集成册,整理成了与居民沟通政策、方法的口径库,通过热线系统平台进行回复,确保回应内容详实准确、叙述完整、条理清晰,而这也只是这本《广内街道市民服务热线手册》带来的众多工作作风转变的方面之一。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诉求量大、涉及方面广泛的问题,街道将市民服务热线案件,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分为四级管理办法,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规定好相应的回复时间和办结标准;结合“大部制”改革,优化办理工作流程,明确一名科级干部专门具体负责本部门热线工作,街道主要领导要掌握情况积极协调处置;社区党委书记是社区热线办理第一责任人,通过发放“服务卡”前置问题,提前与居民做好沟通,统筹协调处置热线办理工作,最大限度解决好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据统计,自今年1月1日街道实施通报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以来,街道共受理政府热线案件305件,办结287件,响应率100%,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同时,街道还定期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接诉案件清单进行整理,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分析热点问题及社区诉求分布,以更好地指导下阶段街道工作方向。
记者闻昭摄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