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2023实事办得怎么样(一) 电梯安装了 环境提升了 老小区“内外兼修”收获新幸福

发布时间:2023-12-19 10:00    

分享:

 居住改善

  “安居”是乐业之本。2023年,西城区紧扣“七有”“五性”要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楼电梯加装、污水管网改造、煤改电蓄能式电采暖设备更新……多管齐下、内外兼修,让老百姓住得更安心,收获新幸福。

盆儿胡同居民协商议事探讨加装电梯等事宜

新电梯施工中(现已完工)

小区院落内增设充电桩

工作人员检查居民家中电采暖设备

物业修补小区公共座椅

施工人员对污水管道进行维护

平房区地下管线改造施工中

  年初目标

  1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完成6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对2639间平房进行翻建、修缮,对72栋楼房进行综合维修

  2

  对153个平房院落雨污水管线进行改造,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

  3

  推动实施20部电梯开工、加装工作

  4

  持续开展煤改电蓄能式电采暖设备更新工作,提高居民冬季电采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落实样本

  “心墙”拆除 小院更宽敞

  “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今年的小院终于有条件‘张灯结彩’了。”再过半个月就是元旦,家住广外街道马连道西里小区的刘先生先给刚“翻新”的小院买点灯笼装饰一下,这一举动要是放在一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刘先生告诉记者,马连道西里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和不少老旧小区一样,存在着私搭乱建的现象,“有一户居民沿着自家屋檐搭了棚子后,左邻右舍纷纷效仿,经年累月,院子里的棚子越来越多,公共空间越来越少。”

  老旧小区改造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也是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今年,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2023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广外街道马连道西里小区1-7号楼在列,这是近两年来继白菜湾、马连道中里一区后广外街道又一大规模旧改工程。

  为此,街道联合社区成立工作专班,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了马连道西里小区拆违工作。“违建拆除不仅是为了归还院落公共空间,更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居民家园共建的意识。在这项工作正式开始前,专班成员内部协商,要最大限度争取居民同意,先拆‘心墙’,再拆‘违建’。”马连道社区党委书记张婉婷说道。

  那段时间,专班工作者走访入户数十次,充分了解住户家的实际情况,倾听需求与困难,综合施策,不断完善拆除方案。

  有的年轻住户白天不在家,工作人员就约晚上商讨。有的住户担心违建内的物品没地方存放,工作人员就利用旧物回收、屋内再装修等办法,帮忙转运物品,开辟新的储存空间,还有的违建找不到负责人,工作人员积极与热心邻里沟通,了解违建建设历史,严格遵循执法程序,有序推进拆违工作……随着工作深入开展,小院公共空间越来越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居民开始主动配合拆违工作,加入到小院后续环境维护志愿服务工作中来,目前,小院27处违建已完成拆除,涉及面积达180平方米。

  为了扩大环境整治影响力,随后,广外街道对马连道路5号院进行了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包括重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建人行步道,翻新院内照明设施,疏通污水管线,补种绿地……一系列工作下来,小区居住环境全面提升,居民“爱美”意识得到增强。“以前都没人下来遛弯,现在好了,在小区就能完成锻炼。我们还打算成立志愿队伍,定时排班,轮流值守,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小区环境。”物管会成员左师傅说道。

  加装电梯 回家更方便

  “岁数大了,上下六层楼真费劲,这么多年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今年,陶然亭街道里仁东街5号楼加装了电梯,居民张扬对这一实事工程很是赞赏。

  里仁东街5号楼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为6层建筑。大多数居民都是从建成之初居住至今。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居民年过花甲,爬楼梯越来越吃力,大家对加装电梯十分期盼。

  在充分调研居民需求的基础上,电梯加装工程于去年7月开工。陶然亭街道秉持“业主自愿、政府引导、规范实施、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主动作为。“电梯加装是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一环,必须站在居民角度想问题。”陶然亭街道工委书记史锋介绍。

  无论是资金短缺、空间有限、管道密布等整体性问题,还是噪音扰民、停水不便、出行困难等个体化问题,街道均深入了解,并以社区党委为工作核心,联动多方力量参与,逐一解决。今年4月,在历经9个月的长效工作推进后,里仁东街5号楼的居民终于用上了新电梯。

  同样的“喜悦”还发生在白纸坊街道盆儿胡同62号院4号楼。今年11月,新装的外挂式电梯竣工,将近20米的玻璃幕墙层层搭起,电梯连廊一直通到自己家门口,为楼中30户居民解决了出行难题。

  平原里南区社区党委书记王迎介绍,盆儿胡同62号院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人老、住房老、小区老是其主要特点。自2018年起,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走访时,便收到过居民要求加装电梯的提议,但受资金等多方限制,电梯安装工作迟迟没有落实。

  今年,北京市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4号楼在全方位勘测后,发现符合安装条件。对此,街道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搜集居民诉求,加快电梯安装进度。“社区成立了一支11个人的电梯加装议事小组,包括4号楼居民代表、物业人员、电梯公司人员,还有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王迎介绍,“我们一起开了大大小小不下十次会议,解决居民最关心的室内采光、运行噪音等问题,确保电梯安装工程顺利推进并平稳运行。”

  目前,4号楼电梯已正式投入运行,居民反馈良好。这一工程也将会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模板,试用于白纸坊街道其他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群众所思所盼的大事,白纸坊街道聚焦‘群众难点’,结合党建引领,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提档升级。”白纸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

  疏通管线 排水更顺畅

  “今年冬天,小院一次也没有反污过,左邻右舍的关系也和睦了不少。”刘阿姨家住天桥街道留学路社区。往年,谁家洗澡、洗衣服用水量过大,院里管线排水不畅,就会出现反污现象。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院落反污后结冰,居民出行都难。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支撑着居民日常生活的运转。自2020年起,天桥街道以鹞儿胡同作为改造试点,系统分析“接诉即办”居民诉求,分批次实施地下管线改造工程,弥补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截至目前,街道共计完成20余条街巷胡同、482个平房院落改造工程,改造雨水管线6000多米、污水管线7000多米,有效改善了平房区人居环境。

  留学路社区党委书记王玉华介绍,社区共有405个院落,绝大部分都因为地下管线老化造成排水不畅、管线堵塞,尤其到了雨季和下雪天,社区和房管所接到居民的12345接诉即办件非常多。有居民告诉记者,此前异味和堵塞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虽然有时堵点得到了及时抢修,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大家都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天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前期规划并立项,相关部门及专业设计单位则进行平房院中的实地踏勘。结合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开展平房院落院内地下管线改造项目。

  “地面开凿后,我们将分别用雨水、污水的两根新管道替换掉过去的老管道。”街道工程项目负责人侯勇恒介绍。此次下水管线改造,不仅为居民解决了烦心事,也实打实地为水资源再利用添了把力。据了解,此前街道大部分平房院落所用的均为“功能单一”的管线,不管雨水还是污水都合用一根,这导致全部下水都被送进污水处理厂。现在全新的两根管线功能分明:污水会被送至污水处理厂,而护城河是雨水管线的终点。

  改造期间,街道为居民共更换了500余个雨箅子,对于有些院落中的堆物堆料现象,鑫宣市政的施工队也进行了清障打扫,帮助居民改善环境。“面积小的院落改造一周,大一点的半个多月。”王玉华说,改造工程落到了谁家,社区都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居民说明情况。

  试点成功后,结合前期施工经验,今年街道正在开展香厂路社区地下管线改造工程,拟改造胡同16条、平房院落155个,涉及雨水管道总长度2829米,污水管道总长度3509米。目前香厂路社区已改造完成116个平房院落,力争年底前完成率达到90%以上。

  设备上新 取暖更安心

  “十年了,服务还这么周到,被惦记的感觉真好。”67岁的李永家住广内街道三庙社区顺河一巷10号。2013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他,加入了煤改电行列,为家里购置安装了电暖气。如今,这台设备到了该换新的年头,但集中换新的地点距离他家有点远,这让上了年岁的李永有点“望而却步”。

  保障平房区自采暖顺利进行是地区冬季的重要工作。今年11月初,广内街道启动了“自采暖设备更新”活动,煤改电改造满10年的居民可到三庙社区市民学校进行电暖设备更新。这让李永喜出望外。“近年来,西城区煤改电居民如有购买需求,需统一到北片区宫门口四条27号进行采购,这一地点距离社区大约需要20分钟的车程,这对于上了年岁的老人来说,很是不方便。为此,广内街道城市管理专员积极与区生态环境局沟通、协商。经过一系列考察选址,将南片区居民集中程度较高的三庙社区市民学校设置为第二购买现场。”三庙社区党委书记武嘉萌介绍。

  “采购活动共持续了半个月,参与居民达两千户。”工作人员韩婧回忆,活动当天,现场设置了购买区、休息区、咨询区、样品区、排队区五个区域。此外,社区还优化了采购流程,允许居民先办理后补充材料,“考虑到平房区老人多,准备材料时难免会有遗漏,‘容缺办理’既能为民解需,又能避免材料重复审核,提高办事效率。”

  “时代发展,老百姓也受益,我挑选的这款电暖气比我十年前的那台功能更齐全,安全系数更高。我还留了工作人员电话,他们承诺保证售后,有需要可以随时找他们,服务很周到。”李永笑着说道。

  据悉,在今年正式“上冻”前,西城区持续开展煤改电蓄能式电采暖设备更新工作。在具体落实中,结合社区分布特点及居民诉求,将服务点位靠前开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实实在在的服务。目前,煤改电蓄能式电采暖设备更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冬之际,社区工作人员正加强入户巡查,确保居民温暖、安全度冬。

  记者手记

  抓机遇补短板
  既要“安居”更要“乐居”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居住条件的改善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西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小区和平房院落较多,老房子、旧设施的更新完善备受关注。这些年来,房屋漏水、墙体开裂、下水道堵塞、违建林立、停车难等短板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也成为西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首要关注内容。

  2023年以来,全区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牢牢抓住项目机遇,严格落实部署要求,补齐居住条件短板。通过居民协商自治、引进市场化物业、实施“未诉先办”等方式手段,调动了全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小区违建拆除,平房区疏通下水管网,电梯加装,煤改电设备换新……这些我们平日里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硬件改善,让百姓的幸福更上一层楼,大大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和居民的获得感。

  百姓的“忧居”变“优居”,暖在心头的“民生温度”提升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次次“蝶变”中变为现实。(北京西城报05版)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