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68处)
1、陶然亭慈悲庵
位于西城区陶然亭公园内。始创于元代,清康熙二年重修,由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而定名,清光绪二十年重建,形成今日规模。主要建筑有山门、观音殿、文昌阁、陶然亭等。庵内存有辽金石幢及多处清代题记石刻。慈悲庵历史上是文人墨客会集赋咏之地,陶然亭又是近代革命志士秘密集合的场所。
2、程砚秋故居
位于西四北三条39号。程砚秋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解放后,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程砚秋从1937年迁入至逝世前寓此。故居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院北房四间是会客室,后院北房三间,外屋两间是书房和练功室,名“御霜簃”。故居内保存有程砚秋生前所用剧装、剧本、藏书、练功镜、学习和绘画用品、生活用品以及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纪念品。
3、齐白石故居
位于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是著名国画大师,擅长诗、书、画、印,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齐白石自1926年迁入至逝世前寓此。故居为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三间北房是当年的“白石画屋”,齐氏大量珍贵画作创作于此。齐白石曾在这里接待过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艺术家。
4、升平署戏楼
位于西长安街1号。升平署是清代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事务的机构。清乾隆五年(1740)设南府,令太监在此排戏。道光七年(1827)改为升平署。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剧装、道具、剧照等,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戏剧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戏楼院是一组四合院,内有戏楼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轩,适合观赏演出。
5、郑王府
位于大木仓胡同35号。郑亲王名济尔哈朗,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以亲王爵世袭罔替,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坐北朝南,占地广阔,原布局自东而西分三部,东部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部为院落住宅,西部为花园。“辛酉政变”失败后,王府改赐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改称钟郡王府。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庆至,复称郑亲王府。民国后,第十七代郑亲王昭煦先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后又租给中国大学为校址。其时为纪念孙中山,将正寝改名逸仙堂。
6、礼王府
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礼亲王名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王府。杰书时称康亲王,故府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府毁于火,由当时的礼亲王昭槤集资于原址重建,即现存之邸。王府规模宏大,占地广阔。抗战期间,王府曾为华北学院的宿舍。
7、 庆王府
位于定阜街3号。原为道光朝大学士琦善宅第,因咸丰元年(1841)琦善擅自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被革职。后奕劻迁入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光绪二十年(1894)奕劻晋庆亲王,后封世袭罔替亲王,成为清代第12家“铁帽子王”。此府自东向西排列有五套院落,主体殿堂在东部,西部为生活区,有并排的三个院落,西为花园,园内建有绣楼。奕劻去世后,其子将府一分为三。后庆王之后载振将王府售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
8、广化寺
位于鸦儿胡同31号。始建于元代。明成化、万历、清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曾几度重修。广化寺坐北朝南,由南至北依次为影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阁内藏有明版《大藏经》、清乾隆版《频伽藏》和东瀛版《续藏》等佛经。西侧两路各两进院落,有观音阁、地藏阁、方丈室、法堂、祖堂等,东路尚存两层殿,其余均已拆改。1912年在此建京师图书馆并对外开放。1939年创办广化佛学院。1946年又创办广化小学。1982年北京市佛教协会设立于此。
9、福佑寺
位于北长街20号。始建于清顺治朝,初为清圣祖玄烨避痘之处。清雍正元年(1723)分给宝亲王弘历为邸。弘历即位后遂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照壁、东西牌楼、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及后罩房。后殿内供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位。1919年12月,毛泽东率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代表团来北平时曾在此暂住。1927年曾作过班禅驻北平办事处。
10、护国寺建筑遗存(并入护国寺金刚殿,并更名护国寺建筑遗存)位于护国寺西巷、护国寺大院、新太平胡同3号。创建于元代,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护国寺。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延寿殿、崇寿殿、千佛殿、功课殿、菩萨殿等。清末护国寺焚毁,仅存金刚殿、菩萨殿和功课殿等建筑。金刚殿为护国寺的第二进殿宇,面阔五间,歇山单檐,黑琉璃瓦绿剪边,三踩单昂斗栱,明间及两次间为穿堂门。
11、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位于成方街33号。原为金中都城外的一座古刹。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建,天历二年(1329)改称都城隍庙。明清两代,几度重修。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和阐威门,正殿名大威灵祠,又名寝祠,两庑为十八司。因都城隍为天下城隍的总头领,所以阐威门两侧塑有全国行省的城隍像。现仅存寝祠五间。
12、吕祖阁
位于新壁街41号、明光胡同6号。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因供奉吕洞宾而名。吕祖阁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已拆除)、钟鼓楼、前殿、中殿、东西配殿及后殿。前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后殿屋面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前有月台。主要建筑的屋脊都有精美的砖雕。
13、火德真君庙
位于地安门外大街77号。俗称火神庙,相传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明万历朝,因紫禁城接连失火,便重修火德真君庙,赐琉璃瓦以压火。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改玉皇阁等建筑为黄瓦,明清两代香火鼎盛。火神庙坐北朝南,山门东向,门内外原各有一座牌楼,山门内为钟鼓楼。南北中轴线上为隆恩殿、火祖殿、斗姥阁、万岁景命阁。
14、昭显庙
位于北长街71号。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内祀雷神,俗名雷神庙,皇城内八庙之一。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及配殿。钟鼓楼、中殿、后殿屋面为黄琉璃瓦,其余为绿琉璃瓦。民国后曾在此建立北京教育会。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此召开 “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解放后至今为北长街小学,现仅存影壁及后殿。
15、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
位于前门西大街137号。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南堂天主教圣母会创办,原为法文专科学校。1921年后改为南堂小学,1943年改为南堂中学。学校是一组中西合璧的二层楼建筑,代表了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16、西四北三条11号四合院
位于西四北三条11号。中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西为住宅,东为花园。广亮大门,进垂花门有北房和东西厢房。三进院和二进院格局相同,最后是后罩房。东院为花园,依东墙叠有假山,上有爬山游廊。民国时,国民政府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1876-1932)曾寓此。
17、前公用胡同15号四合院
位于前公用胡同15号。原为清末内务府大臣崇子厚的宅第,辛亥革命后为张作霖部傅双英军长居所。四合院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除了中路的三进院落之外,东西两侧还各有跨院。中路和西路的前部为花园,园中花坛后为花厅。西侧院落是一个前后三进的相对独立的四合院。
18、西四北三条19号四合院
位于西四北三条19号。小型四合院,原有格局保存完整。坐北朝南,前院狭长呈长方形。进垂花门为内院,有北房三间,两侧各有耳房,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均有抄手游廊相连,廊壁辟有什锦花窗。
19、西四北六条23号四合院
位于西四北六条23号。中型四合院住宅,原有格局保存完整。广亮式大门两壁有“卍”字不到头砖雕。垂花门内两侧抄手游廊辟有什锦灯窗。正房隔扇裙版雕刻有中国古典小说故事以及花篮盆景、动物花卉等图案,颇具特色。
20、西交民巷87号及北新华街112号四合院
位于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原为双合盛五星啤酒厂创办人的住宅。东为住宅西为花园。宅院内叠石成山,构成一道屏障,间有洞可穿行。花园假山青石叠砌,嵌有乾隆御题“普香界”、嘉庆御题“护松扉”、“翠潋”、“排青幌”等,刻石为圆明园遗物。花园敞厅等建筑多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风格。
21、京报馆
位于西城区魏染胡同30、32号。《京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期刊,于1918年由邵飘萍创刊并自任社长。1919年,《京报》与全国其他进步报刊配合,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1920年,报馆迁至此处。邵飘萍是近代著名新闻工作者,办报期间曾在此居住。1926年遭反动军阀杀害。
22、金中都太液池遗址
位于西城区广外南街77号。为金中都城内皇家园林鱼藻池遗址,鱼藻池为金宫城内西侧之御园,其前身为辽南京宫城之瑶池。此处是研究金中都城方位的重要实物。现状岛屿岸相连,水面只存约四分之一。
23、杨椒山祠(松筠庵)
位于西城区达智桥胡同12号及旁门、校场三条2号。此处旧址原为明嘉靖时冒死弹劾权相严嵩的杨继盛的住宅,清初改为松筠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为表继盛忠烈,在此设祠奉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子在此集会,史称“公车上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24、云绘楼清音阁
位于西城区陶然亭公园内。云绘楼清音阁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位于中南海,是乾隆皇帝的画室和琴房。1954年按原状迁建于陶然亭公园内。云绘楼共三层,坐西面东,清音阁共二层,坐南朝北,阁上下与云绘楼相通。
25、北师大旧址
位于西城区椿树街道南新华街13号、15号、17号。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其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校址位于景山东街的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此地的五城学堂。1912年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旧址为近代建筑。该校最初是1901年建成的“五城学堂”,1908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迁入。学校因多次改扩建,原校范围已不清。原有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丁字楼、图书馆、两座办公室和两座宿舍楼。
26、湖南会馆
位于西城区烂缦胡同101、103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民国时期成为湖南籍革命志士活动的场所。1920年毛泽东在此召开千人参加的“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李大钊在该会馆发表过演说。会馆坐西朝东,现由两进主院及西侧一处北配楼组成。
27、康有为故居
位于西城区米市胡同43号。康有为故居位于南海会馆内。南海会馆创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戊戌变法期间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活动场所。康有为故居位于会馆偏北轴院内,正房名“七树堂”,北面小轩名“汗漫舫”。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此创办了北京出版的第一种民办报刊——《万国公报》(后改称《中外纪闻》)。
28、中山会馆
位于西城区珠朝街5号。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初名香山会馆,香山县更名后称“中山会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扩建,形成今日规模。会馆坐西朝东,分前、中、后三座庭院,建筑精巧、布局错路,亭榭敞轩等颇有园林趣味。据传,1912年孙中山来京时,曾在会馆花厅会客。
29、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
位于西城区海柏胡同16号。朱彝尊(1629—1709年),清初著名文史学家,在此完成第一部北京史志巨著《日下旧闻》,至今仍为研究北京史地的必读资料。朱彝尊迁出后,改为顺德会馆,逐步扩建以成今日规模。会馆平面分为四组轴线,西部曾有古藤书屋、曝书亭等历史建筑。
30、涛贝勒府
位于柳荫街27号。此府原是康熙帝十五子允禑的愉王府,清末改为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载涛的府邸,称为涛贝勒府。府坐北朝南,北部为府邸,南部为花园。府邸分中、东、西三路,花园建有长廊、亭、花厅、假山等,西南面为马厩。1925年租给罗马教廷,作为辅仁大学的校址。府邸部分为辅仁男中。
31、富国街3号四合院
位于富国街3号。原为祖大寿府,后改建为祠。祖大寿是明末将领,顺治十三年(1656)去世,其府遂改为祖氏祠堂。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设立八旗官学、正黄旗官学。1910年改为八旗右翼中学。1912年京师学务局在此设立京师公立第三学校,成为北京最古老的学校之一。老舍先生曾在此就读。
32、北京水准原点
位于西安门大街1号。1915年由民国政府陆军部测地局主持建造。它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建设最早的水准原点。水准原点建筑形制为仿古希腊建筑风格造型,其平面呈正方形,坐北朝南。门头下置“水准原点”石刻匾额及观察窗。
33、平绥西直门车站附属建筑群(并入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位于西直门外北滨河路1号。原为京张铁路西直门站。现有站房、站台、机车库及员工宿舍等,是现存京张铁路站场设施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其中站房(现北京北站候车厅)建筑为西方古典风格,是研究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和建筑史重要的实物例证。
34、交通银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9号。交通银行旧址建于1931年,据推测为近代中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的代表作。其“中西折衷式”风格,对后来建筑创作有较大影响。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立面装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牌坊的特征。现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35、盐业银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7号。盐业银行旧址建造年代在1925年前后,推推测设计者为沈理源。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整个建筑造型构图严谨,风格端庄,充分显示了欧美银行常见的气势,为近代中国建筑师在京设计的较大规模的建筑之一。
36、百万庄路8号墓园石刻
位于百万庄路8号,1920年,陆徵祥为其祖母和父母建造了这座仿古希腊神庙风格、中西合璧式的家族墓。墓庐坐东南朝西北,上为祭堂下为墓室,砖石砌筑。祭堂四壁上嵌有溥仪、康有为、陆润庠、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伍廷芳、徐世昌等四十余位名人题词石刻。
37、贤良祠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103号。贤良祠是清代祭祀对国家社稷有功的王公大臣的场所。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从雍正朝至宣统朝共祭祀178人。祠坐北朝南,依次为大门、碑亭、仪门、正殿。东有治牲所,西有宰牲房及燎炉。民国后祭祀停止。20世纪30年代宛平县借用,40年代办女子职业学校。
38、旧式铺面房
位于地安门外大街50号。坐东朝西,五间单檐重楼式建筑,面阔15米,进深15米,店内宽阔。屋面为硬山勾连搭灰筒瓦,二层有廊,雕镂细致,是北京地区现存的旧铺面房中最典型、最完整的一处,原有后楼作为帐房。
39、正乙祠
位于西城区西河沿街220号。正乙祠原为明代古寺庙,后因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故得此名。正乙祠戏楼是北京最知名的四大民间的古戏楼之一,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尺度不大,但布局紧凑,装饰考究。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
40、护国观音寺
位于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樱桃斜街4号、6号、8号。护国观音寺位于大栅栏地区几条特色斜街在北端的交会处,是元大都与金中都旧城之间街巷发展的另一重要实证。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修,历史上香火鼎盛,清末及民国期间周边店铺林立,是大栅栏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寺院用地呈梯形,东西长56米,南北宽12—21米,坐西朝东,三进院落。由山门、前殿、后殿、北侧配楼等建筑组成。门上有石额,题“护国观音寺”。
41、三圣庵
位于西城区陶然亭北里黑窑厂街14号。据推测,该庙最早建于宋代,是北京城内规模较大的尼姑庵。建筑坐东朝西,主轴线偏在北侧,三进院落,南侧为配房。此庵规格不高,但大量使用琉璃,而且手法驳杂。
42、粮食店街第十旅馆
位于西城区粮食店街73号。约建于20世纪初,据说原为镖局。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层,平面呈“日”字型,采用当时较为典型的中厅设共享空间,四周以跑马廊合围的布局形式。建筑立面简单大方,整体风格朴实规整。
43、会贤堂
位于前海北沿18号。会贤堂曾是北京八大堂之一。原为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清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济南人在此开设会贤堂饭庄。临街为重楼,可凭栏眺望什刹海。饭庄大门门簪上书“群贤毕至”四字。后院分东西两路,有房百余间,还有花园和一座戏台。当年这里曾是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聚会的场所。20世纪40年代会贤堂停业,1948年辅仁大学将房买下,做为校友楼。
44、拈花寺
位于大石桥胡同61号。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为司礼监太监冯保秉承孝定皇太后命创建,名千佛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赐名拈花寺。寺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藏经楼。东路有殿六重,西路有殿四重,西路最后为祖堂。1926年至1945年曾开办拈花寺小学,招收各寺庙幼僧。
45、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四合院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大型四合院,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厅堂宽绰,回廊曲折,典型四合院格局兼具民国建筑特有的装饰手法。民国时曾为军阀徐世襄宅邸。
46、阜成门内大街93号四合院
位于阜成门内大街93号。是一所三进四合院,一进院和三进院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形式;二进院为民国时期建筑形式,吸收了西洋建筑的装饰手法,正房及东西厢房的屋面叠铺石板替代了传统屋瓦,颇具特色。
47、雪池冰窖
位于雪池胡同10号。雪池冰窖为专供大内御用的冰窖。每年腊月从太液池取冰,经陟山门运出存入冰窖,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雪池冰窖原有六座,沿北海东墙东西排列五座,东部尽头处横列一座,均为半地下建筑,由城砖砌筑,两端山墙上开有宽1米、高2米的拱门,有台阶通往窖底。冰窖内部为砖砌拱券顶,外部上覆琉璃筒瓦。为隔热保温,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填有很厚的夯土。
48、恭俭冰窖
位于恭俭五巷5号。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为其中一处。冰窖坐西朝东,屋面为双勾连搭合瓦顶,半地下建筑,由城砖砌筑,墙厚一米左右,内部为砖拱结构。
49、北京明清皇城墙遗存(并入皇城墙遗址,并更名北京明清皇城墙遗存)位于西长安街北侧。明永乐朝修建北京城时为加强防御在紫禁城外修筑了皇城,皇城墙由城砖砌筑,略带收分,顶砌冰盘檐,上覆黄琉璃瓦。民国后,在反帝反封的潮流中皇城墙严重限制了城市的运转和人们的生活,大部分皇城墙被相继拆除,现仅存东西长安街北侧部分皇城墙。西城区辖段即位于东起南长街南口,西至府右街南口一段。
50、京华印书局 位于西城区南新华街177号。京华印书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05年在北京开设的印刷机构,建筑高四层,采用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室内设三组楼梯和一部垂直运货电梯。其主要功能为印刷厂房。该建筑在中国近代工业史和近代建筑史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51、德寿堂药店
位于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75号。德寿堂药店建于本世纪初,是一座中西结合式的建筑。坐西朝东,前店是二层楼阁,后连二进院落极富特点。店堂为砖木结构,平面呈“日”字形,立面做工精细、朴实规整,是目前北京市唯一完整保留店堂历史原貌的老字号中药店。
52、纪晓岚故居
位于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纪昀(1724至1805),字晓岚,清代著名目录学家,曾任乾隆朝内阁大学士,领衔编纂了《四库全书》,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故居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二进院正房为其书房“阅微草堂”,院内有紫藤萝和海棠树各一株,传为纪晓岚当年亲手所植。
53、醇亲王(南)府
位于鲍家街43号,宗帽胡同甲2号。清顺治年间曾是喀尔楚浑贝勒的宅邸,清乾隆年间为荣亲王永琪府邸,咸丰九年(1859)赐予奕譞。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及花园,花园引太平湖水,并建有亭、榭、船坞等建筑。载湉嗣位后,醇亲王府即成为“潜龙邸”。为有别于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称南府。民国时,王府成为民国大学校舍,抗战时改为民大附中。
54、张自忠故居
位于府右街丙27号。张自忠抗日将领,1940年5月16日,在对日枣宜战役中殉难,时年50岁。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此处故居是张自忠于1934年购买,1935年至1937年在此居住。故居坐北朝南。1948年其子女遵乃父遗愿在此开办“自忠小学”。1950年并入北京小学。
55、广福观
位于烟袋斜街37号,石碑胡同6号。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由彭姓太监所建,清代改名孚佑宫,民国后称广福观。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石门额上书“广福观”;前殿、中殿、东西配殿、后殿五间;西跨院为白云仙院,有山门、前殿、后殿及配房。观内有明天顺四年(1460)重修广福观碑。
56、清学部遗存
位于教育街1、3号。学部是清末为取消科举而建立的主持全国学政的机构。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敬谨亲王府旧址设立。民国后学部改为教育部,1912年鲁迅曾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工作,职务是佥事兼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等事项。原有建筑主要集中在1号。
57、民国地质调查所旧址
位于兵马司胡同15号。地质调查所是我国重要的早期地质科学研究机构。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裴文中、李四光等地质科学先驱都曾在此从事研究工作。该组建筑由南楼、北楼和西楼组成。南楼由德国雷虎公司设计建造,楼体西墙上刻有“土壤研究室”字样;北楼石额为1920年金绍基手书“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西楼由著名设计师贝寿同设计,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58、兆惠府遗存
位于前井胡同3号。兆惠,字和甫,乌雅氏,满州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皇帝生母)族孙。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二十三年(1758)先后平定阿睦尔扎纳之乱、布拉呢敦霍集占之乱战争中,功勋卓著,拓展疆土,为西北疆域的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封一等武毅谋勇公,世袭罔替。现仅存一个院落。
59、清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
陟山门街5号。原名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清雍正四年(1727)设立,由都察院两名满族监察御史负责稽查,是清代负责监督内务府官员的部门。民国后归故宫博物院使用。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现存建筑除大门为硬山灰筒瓦。
60、绍兴会馆
位于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绍兴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12年至1919年,鲁迅曾在此居住,期间创做了大量丰富的新文学作品,并于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会馆坐西朝东,由三组院落组成,据推测,南部二进院曾为鲁迅居住的“补树书屋”旧址。
61、浏阳会馆
位于西城区北半截胡同41号。浏阳会馆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创立。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重要代表人物谭嗣同曾在会馆内居住。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会馆中被逮捕,并行刑于菜市口。会馆格局较完整,主要房屋坐西朝东,由前后两组院落组成,谭嗣同住在一进院正房内,自题为“莽苍苍斋”。
62、钱市胡同炉房银号建筑群
位于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珠宝市街37、39号,钱市胡同1-8、10号。“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准熔铸银锭的作坊,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所以同时形成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为银号铺房。胡同内有九组建筑,胡同南四组为三合院和一间铺面,三合院结构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梁式屋架,仰合瓦顶,屋顶现尚存气窗,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胡同北四组为中西合璧式楼房,均为独立式房屋,有二层、三层楼,尽端为一组庭院。三层楼后半部用中式建筑,前半部有一个两坡顶凉棚,作为中西两种风格的过渡,门上有石匾,匾名“大通银号”。二层楼门上有石匾,匾名“万丰银号”。 小巷西端是钱市的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主体结构保存较好,装修有所改动。
63、醇亲王府马号
位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后海北沿43号。摄政王府马号建于清代。建筑整体坐北朝南,西临醇亲王府,建筑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原有东西两个院落,东院有北房三间、东房九间。西院南房八间,东西配房各九间,院中有东西平列的东房三间,西房六间。现存建筑为大门一间,西院南房九间,前排东侧北房三间,西侧北房六间,西房九间,后排北房十二间,东院北房三间。西院房屋均为硬山合瓦屋面,东院房屋为卷棚歇山筒瓦屋面。院内还保存有石马槽一件。
64、万寿兴隆寺
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北长街37号、39号、41号、43号,后宅胡同9号。万寿兴隆寺始建于明朝。原为兵仗局佛堂。清康熙二十年(1681)及二十八年(1689)两次重修。康熙三十九年(1700)敕改为万寿兴隆寺,是紫禁城外八庙之一。万寿兴隆寺坐西朝东,规模较大。原有山门三间,歇山调大脊筒瓦顶,正中石券门,雕龙石额上有康熙御题“万寿兴隆寺”,石门两侧山墙上嵌有砖雕文字“万古长春”。寺内建筑多为硬山调大脊筒瓦式作法,共有东、中、西三路建筑,中路为海神殿三间,地藏殿三间,菩萨殿三间。西配殿三间为观音殿、释迦殿和娘娘殿各三间。东路东配殿三间为天王殿,西配殿三间为关帝殿。西路前为戏台、过厅、韦驮殿。北大殿五间为三世佛殿、玄天上帝殿、火德真君殿。原有格局保存较好。2004年陆续对部分附属文物建筑进行了修缮。
65、西板桥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恭俭胡同南口、景山西街与景山后街交界处西北。西板桥距北海濠濮间东墙约20米,是北京内城北海濠濮间至紫禁城外北筒子河旧河道上的一座古桥,也是通惠河体系内城河流中御沟上的一座古桥。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可能性较大,乾隆时期称西板桥。1972年将壕濮间至景山西墙外明渠改为暗渠时西板桥被埋入地下,暗渠管道从西板桥拱券下穿过,桥栏杆等被拆除,桥上路面盖房,桥身埋于道路之下。2017年8月因市政拆违工程,桥面被挖出,随即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西板桥为单孔梁桥,南北走向,半拱形桥洞横跨于北海濠濮间流向紫禁城护城河的河道之上。雁翅桥面,平面呈长方形,长为6.5米,残宽为4.17米,用石条铺砌。
66、泰安里民国早期建筑
位于西城区天桥街道仁寿路6、8、10、12、14、16号。1914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宣布开辟香厂新市区,仿照西方国家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泰安里即当时新市区建成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是一组仿上海的里弄式住宅,由六幢平面格局和立面造型基本相同的二层楼房组成。六幢建筑通过一条小巷分为两排,巷口朝仁寿路,楼门均朝向小巷。每幢楼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有独立的内天井,天井上方有罩棚。进入楼门通过门道可至天井小院,二层挑出的跑马廊在一层形成走廊,靠天井一边有楼梯通二楼。小巷西端入口之上架空做二楼,东端完全封死,便于管理。建筑外立面以青砖清水墙为主,有壁柱和檐口,均为砖砌外抹灰而成。转角处壁柱为五进五出式,中间为仿塔斯干式。
67、高君宇烈士墓
位于西城区太平街19号陶然亭公园内。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成员之一高君宇烈士1925年病逝后葬于陶然亭。
68、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并入永定门御道遗存,更名为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西侧、东城区永定门东滨河路18号永定门公园内。是明代至民国时期正阳门至永定门间的道路及其相关设施遗存。中轴线南段道路始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铺设石路,形成了北起正阳桥,南至永定门的中轴道路。清末至民国期间由于电车轨道的铺设和城市布局的变迁,此段道路被拓宽并重修,原有道路逐渐被破坏或掩埋。2004年和2022年,经考古发掘,部分明清时期道路遗存被揭露,包括珠市口南侧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珠市口南侧中轴道路路肩及板沟遗址、永定门内中轴道路遗址及永定门内中轴石板道遗存(永定门御道遗存)。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北京中轴线皇家建筑群的重要纽带,是清代高级市政道路的实物遗存,也是北京城交通变迁的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