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的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华资商业银行总办事处旧址、中国农工银行北平分行旧址四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一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户部银行旧址合为“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2013 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西交民巷17 号。中央银行为1928 年国民政府建立。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是民国时期中央银行设在北平的分行。1931 年9 月10 日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成立,由天津分行管辖。1935 年6 月11 日改为二等分行。北平沦陷期间,被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总行占用。抗战胜利后,升格为一等分行。1945 年恢复营业。1949 年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接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用房。2006 年交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使用。
大陆银行北京分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西交民巷17 号。大陆银行成立于1919 年,总行设在天津,后于1942 年迁至上海。大陆银行的创办人是谈荔孙,曾历任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经理、北京分行经理。1919 年4月大陆银行北京分行开业于前门外西河沿路南,1924 年大楼建成后迁至此,并于1924 年2 月18 日开始营业,1952 年与其他行庄合并改组为公私合营银行结束营业。1955 年公司合营银行的各地分支机构并入当地人民银行。1955 年3月成立的农业银行总行在此办公。1957 年中国农业银行并入中国人民银行。1979 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出,总行设在该楼。后来,该处建筑成为中国银行北京前门支行营业楼。如今,该建筑为中国钱币博物馆使用。
华资商业银行总办事处旧址
位于西城区西交民巷17 号。华资商业银行总办事处旧址原名北洋保商银行,创办于1910 年,原是为了清理天津商人积欠洋商款项,维持天津华洋商务而设,总行设在天津。1919 年,该银行设立时的全部目标均实现。1920 年,该银行改组为普通商业银行,董事长为周自齐。此后设北京分行,地址初设在前门打磨厂,后迁至此,成为银行总办事处。1937 年“七七事变”后停业。1938 年2 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该楼设立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曾在华北地区流通的货币“准备票”便由该银行发行。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从石家庄迁到北平,行长和综合处室在大清户部银行旧址办公,各专业部门则在北洋保商银行旧址办公。1979 年中国银行自中国人民银行分立,总部设在西交民巷17 号。该楼现为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农工银行北平分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西交民巷50 号。中国农工银行前身是1918 年民国北京政府财政部设立的大宛农工银行,1927 年改称中国农工银行。1931 年总行迁至上海,北平改为分行。1950 年停业。1951 年9 月,中国农业合作银行由西交民巷甲25 号迁于此。现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使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外景就曾在此楼拍摄。
户部银行旧址
位于西城区西交民巷23 号。此处原为巡视中城御史衙署所在地。大清户部银行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北京成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将大清户部银行改称为大清银行,成为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12 年8 月,民国政府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1928 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后,中国银行变为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位于北京的该处改为中国银行北平分(支)行。1949 年中国人民银行从石家庄迁到北平,行长和综合处室设在大清户部银行旧址。1951年7 月,中国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的首个办公地点便在此。中国农业银行于1963 年11月恢复成立后,总行设于此。1979 年2 月,中国农业银行再度恢复成立初期,总行仍设于此,直到1981 年3 月迁出。该建筑坐北朝南。入口窗户为西式风格,简洁古朴,显得可靠稳固,门窗栏杆的铁艺精致考究。临街房屋面阔五间,墙面及屋顶为中式结构,这种中西合璧的结构为早期公共建筑所特有。现由中国工商银行西交民巷储蓄所使用。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