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司法局、区司法局、市公证协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处坚持“专业快捷,保质增效”的工作方针,以“深化改革,提升公证质量”、“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为重点,稳步推进工作。现就2017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我处“深入开展公证便民利民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我处认真落实北京市司法局下发的《北京市司法局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公证便民利民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为了更好地传达便民工作的服务精神,全面提升全单位的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单位人员认真学习文件内容。围绕“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公开公示制度”、“提速增效制度”、“完善公证服务设施”、“公证公益法律服务制度”等重点内容,对全单位员工具体落实便民服务进行了全方位部署。
其中我处在公共接待大厅悬挂了流程图、各项收费标准、各项模板,在一楼放置了轮椅,方便年纪较大或腿脚不便的当事人乘坐;并在一楼专门开辟了两个会客室,用于接待不方便上下楼梯的当事人;对于特殊情况下部分当事人无法到公证处办理的公证业务,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省去了当事人来回奔波;我处已经开通通过微信提供网上申请办理部分公证事项的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微信提供材料,网上提交申请,节省办证时间。
我处比较有特点的是离红十字会指定的医院近,遗体捐献较多。为此我处制定了《关于遗体捐献声明公证的规定》,规范了我处办理遗体捐献的形式、方式、材料、流程;统一了人员认识:遗体捐献属于道德高尚的人间大爱,安排专人接待、专人办理、快速出证,让捐献人感觉到快捷、方便、温馨。
二、公证质量建设情况
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公证行业的形象和声誉。而这需要每一位从业人员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每一项审查工作,办好每一个证,细节决定成败。
司法部、北京市司法局、行业协会连续出台了涉及公证质量的一系列文件。我处认真学习,严格贯彻落实。对于继承,我处加强了外调核实环节。弱化了小额继承程序,以防利用小额继承公证不核实的特点来获取公证书后办理大额财产继承。
2017,全国公证行业发生了大风波。风波缘起于长久以来公证行业里一些公证机构和从业人员一直疯狂地办理着民间借贷强制执行公证并配套担保性售房委托公证。担保性委托是公证行业的癌症,作为规避法律制度设计的杠杆,其加速恶化,并从地下金融向类金融机构蔓延。长期以来,我处从业人员抵住业务压力,拒绝此类公证,必然失去了最优厚的强制执行公证业绩来源。在法律职业伦理与利益的毅力较量中,我处从业人员感觉操守被冲击得只剩下底裤了。终于,司法部以雷霆之势出台了五不准,力挽狂澜。在这场列入公证里程碑的2017全国行业大风波中,我处成功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区域内唯一一家未受波及的公证机构,诠释了操守的力量。
2017年,我处在专业上继续前行。公证人从代书人起家,现在我国的公证人需要重走代书之路,这是公证行业的专业立命之本,也是振兴之路。我处组织专人研究,专人起草法律文本。年中,我处研究生撰写了10多篇学术论文,质量很高,不少被同行刊物采用。2017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银监会联合下文推广强制执行公证,11月底,某银行总行在全国下发文件,推广我起草的强制执行公证条款,诠释了专业的力量。
2017年,我处制作了《老年人遗嘱简明法律告知》及《继承(受遗赠)公证办理流程》并张贴于办证大厅,方便了当事人查阅,规范了我处遗嘱公证和继承公证的办理流程。
三、 涉诉情况
去年,我处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专门负责对外的投诉复查,成效显著。2017年至今收到投诉复查案件为2件,受理1件,均为历史遗留公证问题,内容亦与我处无实质关系.
我处2017年涉及诉讼共8件,均为历史遗留公证问题,我处通过自行出庭诉讼或者聘请律师代理诉讼,包括二审环节目前均已胜诉。
根据我处制定颁布的《公证人员过错责任认定及追究办法》等相关规定,我处由主任负责有关涉及投诉复查的卷宗质量的处理;由专人作为具体的执行人员,定期对公证卷宗的规范性及归档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在处内公证员会议中宣布。
四、2017年执业活动
随着继承公证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变为或选项,越来越多的继承人选择等待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的免费流程。目前在我处办理继承的标的已经由主要是不动产转变为主要是小额存款和机动车,继承公证费收入隐然出现不够继承公证成本的趋势。为此,我处调整接待人员数量,减少人力投放;对现有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方向调整,从传统业务逐步转向保全证据、强制执行、涉外等领域。
截至2017年12月30日,我处共办结公证业务16459件,其中国内公证11217件,涉外公证5024件,涉港澳台公证48件。我处共收取公证费用37358368.94元,其中国内业务收入36756134.94元,涉外业务收入602234元。我处业务较去年增加70%,逐步形成了民事经济并重、涉外业务为辅的特点。
2017年6月,我处积极响应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全处仅保留两名接待人员、一名财务人员、一名咨询人员对外接待,其余31人齐上阵,采取连续十天三班倒形式,全力、专项服务于北京动物园万容天地批发市场的疏解整治公证工作,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北京的疏解工作添砖加瓦。
2017年,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我处在细分领域终于迎来了突破,金融业务打开全新局面,涉外业务稳步增长,证据业务大幅提升,家事业务也进入规范化通道。2017年,我们服务参与方的年度资本市场大戏“万科股权之争”落幕;2017年,我们办理证据公证所用于的两个案件可能会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件;2017年,我们对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策划、创意程序进行了现场监督,这是中国2019年的世界级赛事。这些都标志着:我处公证服务达到了各个细分领域的高端层次。
五、组织建设
我处现有公证队伍共35人,在编人员5人。其中公证员8人。全处公证员、公证助理中法学硕士研究生14人,法学本科13人;辅助人员4名。目前我处研究生占全处人员的41%。
2017年,我处公开招聘,经过两轮笔试、三轮面试,新招收法学科班人员6名,其中5个研究生1个本科生,均毕业于北大、人大、社科院等知名法学院校,为我处注入了新鲜血液,为长远发展储备了人才。
六、内部制度建设
2017年,我处出台了《2017年度北京市精诚公证处部门设置、人员岗位责任方案》,重新将我处2017年部门设置及人员岗位责任进行梳理、调整、明确,以稳妥推进、落实我处2017年的工作。目前,我处内部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各部门分工明确,衔接合理。
2017年,我处推进精细化管理,在落实司法部、司法局、协会包括“五不准”、“十严格”在内的各项制度、规范同时,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规则管证”。我处组织出台了《关于我处卷宗材料式样、内容规定--业务》、《公证助理辅助公证员办理业务流程--业务》、若干《公共接待规则》等制度,起草了大量的从咨询规则到办理规则到业务规则的业务示范文本和细则示意,对包括如何与当事人沟通的语言都进行了规范,提升了我处服务水平。
2017年,国家加强了党组织建设活动。我处年轻人越来越多,基本上毕业于北大、清华、人大、政法、社科院、武大、中南财经政法、南开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校,多为研究生。作为讲究民主的法律人,针对我处人员特点,我处选举了新的党支部班子,以吸纳更多的公证员、更多的优秀年轻人进入我处的领导班子,参与民主管理决策。我处筹划开始了多彩的党建活动,譬如2017年11月,我处在水长城组织了团队拓展。党建活动进一步凝聚了我处年轻的队伍,培育了团队感情,升华了团队精神。
七、我处下年工作计划
总得来说,在大家的心血付出、智慧勇气、操守坚持中,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我处在短短的三年内,已经由濒临关闭到成长为国内行业新秀,向着专业化的精品公证处大踏步前进。就管理团队而言,已经圆满完成了北京市司法局、西城区司法局2014年底交给的任务。下年度,管理团队将作出如下工作计划:
首先,继续加大人员培养力度。人员的构成决定的一个公证处的特质,人才决定了一个公证处的发展。我处对人员除进行业务培训外,还将进行职业伦理教育,通过集中培训、部门轮岗、外聘讲座、外出交流的形式培养人员。
其次,提升办证质量。我处将实行不定期的抽查卷宗进行质量抽查的方式,相互检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公开点评、共同提升,不断提升我处的办证质量。
再次,规范各项文本。公证处是公证员的执业平台,对外需要保持公证文本的统一。目前,我处已经部分完成了内部不统一的公证文本修订,下年将继续修订。
第四,加强业务拓展。业务是公证处的生存之基,我处将逐步加大本地业务开拓力度,拓宽业务渠道来源,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业务体系。按照首都定位的国际交流之都,提供涉外公证法律服务,
第五,加深理论研究工作。公证工作面对一线实务,经常处理处于法律空白的问题。我处要求处内人员及时总结、善于研究公证常见问题,以理论促实践,做好、做精公证,发挥公证的预防纠纷作用。
最后,做好应对体制改革工作。司法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内合作制公证处开始试点,这会对公证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处将做好各项准备,逐步应对公证体制改革中的包括人员、编制、绩效、财务管理各项问题。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