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0-01-17
2019年,科技和信息化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精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科技和信息化支撑服务,努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一是完成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成立科技和信息化局,加挂大数据管理局。
二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预计12月底园区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80家,比2018年新增40家,其中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5家;取得2019年度“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登记编号的企业有169家。2019年上半年西城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03.3亿元,同比增长164%。
三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9年三季度,西城区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848家,累计实现收入合计1770.6亿元,同比增长3.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69.5亿元。
四是推进大数据建设全区一盘棋统筹机制。大数据工作做好规划、重大项目、社会数据、机制、数据资源五个统筹,开展顶层设计,重点重大项目多部门研讨并请专家指导统筹技术,按照“统采共用”的原则统筹社会数据。
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发展,建立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为“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是顺利完成国庆游园展览展示和群众联欢任务。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围绕党建引领发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调整完善科信局全面从严治党领导机构,实行层级管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领导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民主管理的自觉性。稳步推进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轮训。
党内监督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坚持领导干部个人报告制度、述职述廉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高标准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强化日常管理监督。
作风建设深一步推进。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列出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局内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强化制度落实和检查监督。以案为鉴,加强警示教育,牢固树立思想防线,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完善“12345”热线接办制度,确保第一时间签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反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以党建统领一切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围绕科技创新、大数据建设等中心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1-11月,全局共走访、服务企业超过200家,了解企业发展及存在的困难、问题和需求,宣传国家及市区科技政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二)围绕科技创新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进一步强化。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年累计辅导园区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6家,全年共举办4场科技企业政策培训会,累计参会人次500余人次。
科技企业融资服务进一步优化。开展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及时对接相关金融机构,截止到2019年10月,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为西城区58家企业提供了98项融资担保,担保金额共计6.9亿元。
科技人才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推荐一批高层次人次,推荐申报2019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3人;资助一批优秀人才,完成2018-2019年度西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工作;引进一批创业人才,上报市经信局7家创新型企业9名人才引进需求的调查表。
科技创新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组织实施2019年度财政科技专项项目管理工作。开展2020年度西城区财政科技专项的申报立项工作。拟支持56个项目,资金总额2390.401万元。
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促进科技服务业精准发展。完成《科技服务业支撑西城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研究》和《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课题。
(三)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领域进一步明确。对标中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发展目标,围绕城市更新模式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监控、科技支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重点领域,编制《北京市西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科普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举办2019年西城区科技周主场活动,让公众在活动参与中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乐趣。
公益无线WIFI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强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内22个政务服务场所安装公益性WiFi,与北京市并网运行,形成了35个公共场所同网提供信息惠民服务的局面。
5G建设速度加快。加强政府重点项目与5G技术手段的结合,推动5G应用场景建设在区域的落地拓展。目前全区已经部署320个大型移动5G基站,为区域5G商用奠定了基础。
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制定五项信用工作机制,开展了信用进社区、商圈、园区、企业、学校等五进活动。全市排名前列。财政采购使用信用信息,在德胜地区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工作,探索“西城模式”;发布“双公示”、 “红黑名单”1万5千余条。组织“双公示”、信用修复等培训7次,完成53 家失信企业信用修复。
(四)围绕优政兴业惠民,统筹推进全区大数据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大统筹力度,编制大数据顶层设计方案,实施政务和社会数据的统筹管理,开展对13个委办局、11个街道办事处现场调研指导,组织专家参与“城市大脑”、“灵溪指数”“一张图”等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方案编制,完成400余个信息化项目审查,开展交流培训和绩效考核评估,促进全区在接诉即办、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稳定、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一网通办”、卫生健康、宏观经济、街道12345办理系统等取得特色亮点成果。
作为市级试点率先完成数据目录上链。在北京市大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上做为典型区县分享工作经验。
区大数据中心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完善数据服务,提高数据共享能力,支撑市区44家单位业务应用数据交换4822.21万条。汇聚数据资源,建立分层、分类管理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统采共用社会数据,建成全区统一的人口动态监测系统,为各部门及街道开展人口精准化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提供了基础应用平台和数据支撑。
网站建设管理进一步强化。三季度全市网站检查第一名。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区县第四名。顺利完成重大活动的网站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区政府网站群平稳运行。
三、2020年工作思路
(一)按照开展大数据工作,做好机制、规划、数据、技术四个统筹,有序推进全区大数据建设。
(二)继续完善大数据中心平台及各子系统功能,持续做好数据汇聚、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等工作,实现政务数据的统一接入。
(三)研究数据开放标准,制订《西城区数据开放管理办法》。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统一资源库、用户库、互动交流平台等栏目的建设和市区两级对接工作。实现区政务微博、微信与信息发布平台的整合。开展信用西城互联网发布平台建设。
(四)继续深入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逐项完成北京市专项任务。
(五)继续做好企业创新服务。进一步做好财政科技专项工作,增强区域创新活力;做好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工作
(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检视出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做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干部。注重提升专业素养,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打造凝心聚力的机关文化。
(七)继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核评估工作。组织好西城区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总结及项目成果典型经验梳理。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