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二〇一九年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工作总结

二〇一九年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10-12



2019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过去一年,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新组建的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始终,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圆满完成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任务。今年,西城区在北京市卫生发展综合评价中再次排名第一。

一、凝心聚力,全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

年初,全国发生新冠疫情,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卫生健康工委、区卫生健康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带领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高效有力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体系。发生疫情后,区卫生健康委迅速响应,进入战时,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形成“一办九组”的疫情防控领导体系,承担区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应急协调组工作职责,对全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技术支持和防控指导,确保各项防控工作快速有效落实。

织密织牢疫情防控“五道防线”。严把医疗救治关、监测流调关、社区联防联控关、院感防控关、行业管理关五道关口,落实四早四集中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五道防线”,做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着眼于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集全区医疗资源之合力提升定点医院医疗救治水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扎实有力,准确锁定了传染源,科学排查密切接触者,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协助街道加强疫情高发区抵京人员管理,指导社会单位复工复产,加强重点人员随访,落实3个月长处方服务。全面落实院感防控工作,设置检疫病房,推进“一米线”等有效做法。编制下发了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六大类场所防控指导手册,加大对小旅馆等“四小”行业监督检查力度,依据职责严格督促落实四方责任。加强高风险人群的管控,迅速建立了疫情防控集中隔离体系,并及时根据政策及工作要求实行动态调整,集中隔离率全市最高,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降低了感染率,西城区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工作受到蔡奇书记的高度肯定。

全面构建全民抗疫的坚固堡垒。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与政策解读,发布健康提示与就医指南,动员群众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制定系列防控指导手册,应对复工复产大人流,指导开展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不姑息,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地实施。所有机关干部、公卫人员、医务工作者听从指挥,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冲上战场,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

二、党建引领,机构改革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筹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西城建设、国庆70周年保障的各项重点任务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紧密结合,扎实推进“组织力提升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知信行合一能力,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整合工作职责设立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顺利完成机构更名、人员转隶和机关干部任职备案。坚持党(工)委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动系统,形成上下一心的强大工作合力。制定《区卫生健康委管理工作手册》、《区卫生健康委制度汇编》等工作制度,更新信息化系统设备,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

认真做好市民热线办理工作。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根本,做到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全年共接收市民热线工单4728件,其中剔除131件、挂账180件,满意率和解决率均在80%以上,响应率100%。

三、稳中求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依据《北京市西城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主要工作安排》,全面部署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落实“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及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医用耗材全部实现零加成,中医等技术劳动收入出现政策性增长,检验收入占比下降,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开展对区属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绩效考评,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研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区属医疗机构医药费用同比增幅远低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在广外医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市医改工作绩效考核,西城区名列全市第一。西城区医改工作获得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表扬和感谢。

四、扎实推进,健康西城建设工作全面落实

印发《“健康西城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西城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区市级和国家级复审,荣获“国家健康促进区”称号。推进“区-街-社区”一体化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设,完成辖区259个公共卫生委员会换届工作。启动健康素养主题宣传月和健康北京宣传周活动。积极参加全市居民家庭健康技能大赛,西城区荣获“北京市家庭居民健康技能大赛最佳组织奖”。开展城市清洁日活动,全区参加总人数达到11万余人,参加活动单位1200余个,效果显著。开展控烟联合执法检查和培训,成功创建北京市控烟示范单位30家。创建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全区已经累计创建健康社区218家、健康示范单位47家、健康步道18条、健康主题公园3个。加强学生的健康促进工作,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和干预模式防控学生肥胖和视力不良等健康问题,学校卫生近视督导工作覆盖率达200%。尝试将医疗和体育活动有机融合。

五、改革创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进入新阶段

研究制定《西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和《西城区进一步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实施方案》,推动区属11家医院特色专科与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横向对接,完善运行体制和机制。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医联体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回民医院-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医联体纳入国家级建设试点。加快健全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启动区域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疾病三个防治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复兴医院区域医学检验等“四个中心”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展览路医院和广外医院被确立为试点转型康复医院,展览路医院已经顺利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康复转型验收。

六、夯实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完善高效

高水平完成国庆70周年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全面动员、加强统筹,出色完成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群众联欢、疏散保障和医疗保障任务。全系统共出动救护车282车次、医护人员836人次、医疗应急转运59人,抽检1737人次,检出发热、腹泻等症状28人次。在国庆前夕组织开展埃博拉疫情演练,疫情的标准处置模式拟在全市推广。统筹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站点的布局,计划在消防站点嵌入4个120急救站点。及时处置全区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网络直报率、报告及时率、规范处置率达100%。

加强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2019年,流行性感冒报告病例明显增多,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年共处理各类传染病疫情321起。所有门诊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西城区承担北京市近70%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的监测任务, 为全市维持无脊灰状态做出重要贡献。全区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患者报告率100%,转诊率100%,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率100%。按计划开展北京市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推进妇幼保障和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加强高危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严格落实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开展助产机构产科用血督导,保障孕产妇母婴安全。落实北京市区域母婴安全保障筑基行动,依法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工作管理。加强托幼机构管理,提高学龄前儿童健康水平。2019年,西城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婴儿死亡率为1.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33‰。形成信息管理为一横、疾病控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宣传、社区精神康复为四纵、围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核心的精神卫生工作格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规范管理率达到90.70%。重点时期未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滋事及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规范严谨开展监督执法工作。调整监督执法组织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一线监督执法力量。全年监督覆盖率为96.06%,监督频次为2.11,卫生行政处罚1078起,罚没款总计151万余元。与2018年同期比较,处罚案件数上升79.37%,罚没款金额上升55.73%。深入推行“双随机”监管模式,完成规定的双随机工作任务。对梳理增加的128项职业卫生行政职权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执法次数、出动人员和检查户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1.77%、23.43%和53.44%。

七、多措并举,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规范。落实2019年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动,针对薄弱环节,建立台帐式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完善行风建设组织管理机制,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二龙路医院以精准预约一线通等“六通”工程,增强患者看病就医感受度。加强护理管理,二级以上医院100%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武医院-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医院-社区”联动示范单位。推动老年友善医院创建工作,建立安宁疗护服务两个支撑点。

加强医疗机构服务监管。融合医政管理、医疗监督执法、医疗质量管理三方面行政管理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和监管体系。开展对区属医院的医疗质量实地督导巡查工作,形成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第三方调查机构完成对区属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测评工作,综合评价指数呈连年上升趋势。修订完善了《西城区区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定量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全年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报告。“组团式”开展卫生健康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共帮扶5省10余地区15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平安医院健康扶贫工作受到国家级表彰。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依法开展中医药工作,顺利完成区人大的督导检查。完成市中医药管理局对我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复核验收工作。将中药饮片使用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鼓励中药饮片使用。推进护国寺中医院牵头的“西城区疑难杂症多学科研究中心”工作,突出中医特色的联合研究。二龙路医院推进“北京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医学中心”建设,承担京津冀区域性肛肠疑难危重疾病诊治。宣武中医医院成立“西城区中医疮疡诊疗中心”,提高了难愈性溃疡临床疗效。丰盛医院打造“中医骨伤、微创骨科”驱动发展模式,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新增7家“西城区健康社区”。推进名中医身边工程,全年共接待患者3356人。

八、聚力民生,社区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贯彻落实“病有所医”的工作要求,下大力气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返聘医务人员补助和合同制医务人员工资标准,加大对西城区家庭医生签约考核奖励力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签约电话回访中心”。开展“四个一”服务,优化整合现有签约服务包,确定基本签约服务包、失能老人签约服务包等11个签约服务包。以“一固定、三协同、五智慧”为抓手,突出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特色,提升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启动并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数为388.134万人次,与2018年持平,重点人群签约率为94.85%, 92.28%的居民对签约服务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九、为民服务,计生管理及惠民工作有效落实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贯彻落实“一票否决”工作。2019年计划生育两孩以内生育登记以及再生育行政确认全部实现网上办结。完成2019年特别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和数据申报,及时准确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人员扶助金。实施西城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住院护理津贴补助办法。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总体要求,做好避孕药具发放工作。充分发挥广外街道手帕口南街示范中心、金融街家庭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北京市级的社区儿童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共计开展各类课程活动9779场次,累计服务11.6万余人次。

十、从严治党,保障支撑工作有力落实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强化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区委党校分校、“学习强国”、“红墙天使微课堂”等突出思想武装,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领导,发挥工会、共青团的资源优势,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重要时间节点的舆论管控和舆情监测。加强卫生健康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高标准策划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开展百姓宣讲活动,选树系统先进典型人物,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狠抓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基层单位领导班子4个,提任交流领导干部5人,平稳有序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完成职级套转121人及职级晋升26人。加强干部人才的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强化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全系统优秀管理干部50 人的补充调整入库工作。

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和考核,党政领导干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坚持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加强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及时对33名新任职的委机关科级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组织开展许楠违纪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配合区委巡察工作,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动接受全面监督,将巡察工作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内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巡察的驱动鞭策作用,不断推动全系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开展北京市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便民服务试点工作,上线西城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了居民健康账户156万余人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1万余份、电子病历数量156万余份,实现辖区114家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发展健康西城自助服务,实现跨机构的预约挂号等服务项目。推进电子居民健康卡的建设和应用,累计发放电子居民健康卡1309万余张,实现已联通医院居民持身份证、医保卡或电子居民健康卡就医一卡通行。复兴医院和二龙路医院已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展览路医院作为北京市第一家区级医院正式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系统。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安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妇幼保健院修缮工程完成竣工验收,于2019年8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有序推进北京市第二医院改造工程、护国寺中医医院门诊楼装修改造工程等8个项目。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协调沟通机制。确定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和拆迁还建后社区卫生站的分布。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装修改造项目按计划推进。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启动业务用房租赁程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建设,财政部门预算批复建设项目27个,预算批复资金5389余万元。

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系统各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被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评为决算先进和日常报表先进单位。全年主动公开信息660件,办理依申请公开6件。共承担市区两级建议提案33件,所有建议提案按期答复,代表委员满意率达100%。辖区内实现新设医疗机构和增加床位数量零准入。首次组织各区属单位到公共卫生大厦统一献血,全系统共计200余人次完成献血,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辖区团体无偿献血量为9870.80单位(1974160毫升),完成全年献血需求量的123.52%。发挥区医学会、老卫协等社会组织服务卫生健康工作的作用,在继续教育、医疗事故鉴定、健康科普、特色培训、为老服务、医疗扶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