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30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指导和成员单位共同努力下,按照全国以及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区“双打”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专项整治、宣传引导、信息公开等重点方面有力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梳理修正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及联络员,为“双打”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协作机制,及时组织联席会议,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等23家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及联络员参加,就全国、北京市“双打”工作会议精神及2019年“双打”工作要点进行了传达和部署。三是领导高度重视,区主管领导对双打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工作要求。
(二)紧紧围绕重点,抓好专项整治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各项专项整治取得了实效,保证区内市场健康秩序。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多次对区内各大商场、市场、加油站进行抽查,降低了我区侵权以及假冒伪劣情况发生。
区文旅局以开展“2019净网”、“2019清源”、“2019护苗”等系列专项行动,对扰乱出版物市场秩序、和各种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查办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出售版面案和北京创世友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法出版案,共罚款88.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000元。此案件对打击收取版面费的非法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执法大队共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557家次,出动4120人次,立案195件,罚款972560.4元。开展旅游市场非法“一日游”专项整治,从7月19日至今,各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4850人次,执法车辆1725台次,组织公安等单位联合执法18次,派发宣传材料1700余份,抽检导游证件1211个,检查经营店铺835家,餐饮店702家,演艺场 所35家,教育批评216次,查扣网约黑车152辆,查收非法“一日游”宣传品(小广告)7600张。
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了区内商品质量监管,及时控制风险。一是对童装、童鞋、儿童纺织品、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等重点商品完成抽检270余组;对辖区校服、纺织品、电器、灯具等生产企业开展抽检,未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完成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电饼铛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的立案查处;对开展假冒伪劣安全帽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执法力量对安全帽生产销售主体展开摸排,共检查80余家次经营主体;对辖区销售燃气燃烧器具的经营主体进行了现场检查,确保销售燃气燃烧器具及配套商品如燃气软管等的质量,共检查11家经营主体,并抽检了其中2组燃气灶具样品。在“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学季等时间节点之前,在流通领域对学生用品、儿童服装、儿童玩具等进行质量抽样监测,共抽样50组。此外,组织辖区3家电子商务平台对平台内销售水晶泥、自制水晶泥原料等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充分发挥三级广告监测体系的作用,落实对传统媒体、户外广告和互联网媒体的属地责任;加强互联网广告市场监管,及时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线索,严厉整治和规范重点领域的违法广告,重点打击未经审查或篡改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审查批准文件发布广告,重点打击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持续对重点场所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对辖区重点媒体单位、广告经营单位和相关企业开展行政指导,要求媒体单位与广告经营单位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对相关媒体单位的广告审查档案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2019年日常监测辖区媒体广告514668条次,未发现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广告案件。二是继续加大对酒类商品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深入落实“双打”工作,规范酒类商品市场秩序,维护商标权利人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继续加大对酒类商品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2019年,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酒类市场检查,充分发挥科所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与商标权利人之间的协作打假维权机制,坚持“问题与风险之所在,即监管之所向”,有效净化辖区酒类市场环境,切实维护良好营商环境。全年共计开展酒类专项整治9次,办结12件,案值9.33万元,罚没款11.7万元,查扣侵权酒类商品302件。三是地理标志商标少伪劣商品的专项整治行动。认真组织开展2019年春节期间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针对瓜果蔬菜、粮食油料、畜禽蛋、水产品、茶叶、加工食品、饮料和酒等地理标志商标类别,重点关注品牌价值大、社会度关注高、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地理标志商标,如安溪铁观音、宣威火腿、龙井茶、山西老陈醋、五常大米、赣南脐橙、沾化冬枣等,加大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力度。经查辖区内未发现地理标志商标违法行为。通过本次专项检查,加强了对辖区市场秩序的监管,规范了商户的经营行为;积极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涉农商标专用权保护,严厉打击食品类商标侵权行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5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32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645个,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8个,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2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6次。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伪劣食品案2件,案值0.285万元,罚没款0.9万元,没收各类侵权商品9件。四是做好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特许经营活动中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辖区有形市场和大、中型商业零售市场以及西单、大栅栏等传统商业区及旅游景点等的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侵犯世园会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保持对侵权行为的高压态势。通过开展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犯世园会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西城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截止到目前,共办结双打案件64件,案值87.31万元,罚没款150.57万元。其中,商标侵权案件25件,案值13.85万元,罚没款20.89万元,没收各类侵权商品共计519件;产品质量案件37件,案值73.46万元,罚没款113.68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混淆案件2件,罚没款16万元。
区城管执法局根据实际情况和热线举报、信访投诉等 信息确定重点整治区域,建立完善相关台账资料信息库,形成各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等综合执法管理机制,实现对无照游商经营盗版光盘、图书及其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区园林绿化局针对工作重点内容即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这项工作,由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长期的监督和检查,建立我区出售卖种苗商家台账,对这些商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检查20余次,占全年行政执法检查总量的近1/6。
(三)加强打击力度,时刻保持高压
2019年,区公安分局共刑拘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案件犯罪嫌疑人15人,破案6起。(持有使用假币2起,非法经营销售假烟3起,非法经营假冒伪劣玻尿酸1起)同比减少1起;立案6起,同比减少1起;破案6起,同比减少1起;刑拘15人,同比增加4人。
区法院全年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共计3件,判处案犯5人,案件已全部审结。审结率100%。3名被告人中,最高刑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最低刑有期徒刑6个月。工作中严格执行刑事诉讼程序,对每一起案件认真做到形式上、事实上的全面审查,严格依法量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2人,二年以上有期徒刑2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1人。2019年审理的3件案件均及时上网公布法律文书,一审判决生效案件3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效应
区司法局在北京动物园、北京大观园等景点开展扫黑除恶普法宣传,特别针对“双打”开展专项整顿工作。设计印制下发8000份法治春联和10000份宣传折页,制作扫黑除恶电子挂图微视频,发放至全区各街道、社区及医院、商务楼宇、政府办事机构等重点场所,以点带面推进专项法治宣传全覆盖。积极利用普法微信、普法微博等新媒体普法,在“法治西城”和“西城普法”等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扫黑除恶相关内容共70余期,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大。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宪法、信访条例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以案释法”力度,确保法治宣传教育融会贯通,深入人心。做好对普法对象和区域的分级分类,强化分析研判,确定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不断强化普法工作成效。丰富法治宣传手段,通过漫画、电子挂图、法治文艺节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强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的运用。
区文旅局 3月22日,与区妇联,共同举办了“法润西城 喜迎70华诞”普法嘉年化宣传活动。4月18日 至6月30日在经楼公共藏书楼举办了2019年“绿书签行动”宣传周暨少年读书节启动仪式。辖区15个街道、260个社区、区教委、20个特色阅读空间、3个图书馆、以讲座、“青少年网络素养课”系列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
区市场监管局一是加强宣传,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结合辖区特色,多维度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普及活动,传播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二是依托工作站,提供精准优质服务。通过走访辖区内普天德胜、康华伟业、金丰和孵化器及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个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依托工作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交流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知识产权服务,为区域创新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五)强力推进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公开和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了“两法”衔接、信息公开和信息报送工作要求。区市场监管局等成员单位将每一件涉及打击侵权假冒的案件和行政处罚信息都及时进行了公开,并且及时录入到“两法衔接”信息平台。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刑事司法保护。配合北京市双打办积极推进《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使用,完成市、区双打办以及各成员单位间的对接互联。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掌握双打工作动态以及依法批捕、起诉、审判侵权假冒案件的情况,做好统计工作。
二是围绕社会热点,加强行政监管执法。加强辖区内商场、市场等重点部位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软件正版化使用制度,开展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检查。组织指导成员单位持续开展专项商品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产品行业重点监管。
三是加强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有效遏制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把打击网上销售假劣商品和网络侵权盗版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落实电子商务企业、网络服务商责任和上下游相关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部门间执法联动机制,健全区域间执法协作机制。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引导全民守法。深入监督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结果信息依法公开,落实案件庭审、听证、裁判和执行等信息公开制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服务,增强企业和公民的守法意识,提高参与打击侵权假冒的自觉性。
五是加大双打工作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双打宣传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完善宣传资料的编辑和设计,加大对社区、街道、市场的宣传;积极推动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对双打工作的宣传。深入开展培训,与专业机构合作,提高培训专业化水平;采取丰富灵活的方式深入社区、企业、市场进行现场培训,达到全员普及双打的效果。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