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西城区传统商业“一店一策”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西城区自2016年起,通过引导和推动传统商场转型升级,在实现核心区消费客流降下来和商业促销“静下来”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了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促进消费稳步增长成效显著。

通过采取实地踏查,深入社区调研居民需求等方式,精准分析把脉商业发展问题趋势。商业消费的增量要从生存型消费的“有”转向改善型消费的“好”上,要转向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等多样化服务消费的供给扩容上。从国外一些国家经验来看,美国的购物中心经历了从繁荣到衰退的历程,通过回归社区消费实现了重生;日本综合商业将美学设计与实用功能融为一体,成为人性化、高颜值、复合型城市商业典范;从国内先进城市经验来看,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的传统商业正在加快新一轮升级换代,注重丰富多元业态、提升品牌特色和构建消费场景。

通过对大量消费需求的数据分析,为周边居民消费精准“画像”,通过系列“加减法”,实现老百货转型“新模式”。一是业态加减法,打造社区商业“新标配”,大幅度提高生鲜超市、餐饮、文化娱乐、家庭服务等业态比例,重塑业态结构,基本变为餐饮、休闲服务业态占比达到50%,并注重引进影院、书店、体育、健身及网红店,契合居民家庭生活、休闲聚会等高品质多样化需求。二是环境加减法,升级消费新场景,通过店面升级、环境改造,增加宽敞的购物动线、舒适的主题空间和“打卡”景观,实现“移步换景、步步精彩”,打造“有颜值、有品位、有温度”的社区新型公共交流空间与邻里生活空间。三是功能加减法,提升智慧商业新体验,积极应用科技零售新技术,用活用好企业微信公众号营销,开展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增加消费者数字支付便捷化体验,加快数字化购物中心转型。四是营销加减法,转变商业增长新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对周边需求的精细市场调研和精准分类服务。改造后的商场突出与社区联动,深度融入社区共建共享治理,极大地增强了社区消费者的“黏性”。

此外深入服务,为一店一策改造提供支持助力。一是政策引领,制定实施了《西城区建立完善总消费政策促进体系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将建设社区型购物中心列为西城区“微改革”事项。二是强化体制机制,成立商业街区建设工作组,作为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一办十组”之一,构建“四位一体”商圈管理体制,统筹推动重点商业项目改造。三是支持项目建设。持续跟踪服务项目进展,牵头组织多部门多频次召开项目协调会和现场推进会,就各项目改造过程中涉及的业态调整、地下空间使用、证照办理、建设施工等问题给予指导支持,推进破解问题困难,促成各项目按计划完成改造。

通过引导散落在居住区周边的大型传统商业向社区型购物中心转型,实现人、市、城“三赢”效果:一是更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便利、优质、多样的消费需要,打造了精致化、多元化、社交化的社区消费空间。二是增强了城市综合性便民消费中心供给,促进了传统商业企业更新了社区商业经营模式,通过精准服务“黏住”本地居民消费,提升了销售业绩。三是减少了进出核心区购物的客流,降低了商业流动密度,让消费活动在城市动线上“静下来”,在社区节点“动起来”,优化了城市商业结构和环境。

下一步,西城区将分类施策、加速推进“一店一策”升级项目。增强“首店、首发、首展、首秀”消费吸引力,打造综合性体验式消费目的地。加速特色商业街及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推动西单商圈提质升级,建设大栅栏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扩展一批消费新领域新增长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抓住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欢迎首店品牌落户西城,推动“首店经济”加速发展。全面有序促进夜间经济繁荣,继续引导、鼓励夜间经济特色项目建设,打造向全球展示西城时尚消费的名片,激发新一轮消费潜力。鼓励新技术新装备商业应用,结合西城区率先推出的《加强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推进精细化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赋能计划》,鼓励和支持新兴消费与5G、云计算、虚拟现实等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打好促消费组合拳,在市级政策基础上,出台区级配套奖补措施,协助商业升级改造项目引进首店品牌、网红品牌,发展夜间消费等特色项目,持续推动区域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