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新华财经北京6月29日电(王岩波)为破解核心区建设空间有限而养老服务需求迫切的难题,北京市西城区通过精准的需求匹配和政策供给,对社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模式持续迭代和更新,发展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对接专业化市场力量,通过巡防关爱,对接养老服务需求,提供养老家庭照护床位集中式照护服务,有效释放了家庭养老服务需求,为大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城市核心区破解养老问题需另辟蹊径
北京市西城区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辖区面积50.7平方公里,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截至2020年底,全区户籍老年人口44.6万,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9.7%;常住老年人口28.7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6%,区域老龄人口失能化、高龄化、空巢化特点明显,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养老机构集中照料式养老方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居家养老照护需求日益旺盛,构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成为破解中心城区养老服务的新径。
老年助餐,解决居家养老最迫切的“吃饭”问题
“吃饭问题”是老年人的首要需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最关心最关注。为此,西城区先后建设养老助餐点230个,社会化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今年,依托智慧助餐平台,拓展养老助餐服务模式,实现线上团餐、到店就餐、送餐上门,满足老年人的不同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以通过线上下单,以点餐的形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餐食;餐饮企业可以线上接单,精准对接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集中供餐或订餐,提供堂食或外卖。老年助餐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创建家庭照护床位,把专业性的照护床位搬进了家。
为缓解全区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的现状,破解中心城区养老服务的瓶颈,通过近一年的探索,西城区创建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模式。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配置必要的基础设备,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综合照护管理、专业照护服务、居家安全协助、家庭照护支持等,帮助老年人及家属解决居家照护难题。
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由签约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为签约对象提供照护管理、需求评估、健康监测、安全协助、上门访视、技能指导等基础性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购买生活照料、专业照护、健康管理、心理疏导、喘息服务等专业性服务。
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辐射居家的能力和水平,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及家庭提供更加专业、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满意的服务,居家照护服务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同时,针对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里慰藉、适老化改造、签约家庭医生等整合式的服务。
西城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李薇认为,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不够,除了保障性兜底,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尊重“银发经济”市场规律,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基本养老服务与市场专业服务精准衔接,为大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提供可借鉴路径
为了进一步发展基本养老服务,西城区将9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网格化管理,将分散供养的城市特困老年人、低保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老年人、重度残疾失能老年人作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上门巡访关爱、政策咨询、服务介绍及转介服务,精准对接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料、短期照料、日间托养、家庭照护,居家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精神关怀、志愿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上门送药、远程诊疗等服务,满足了大城市核心区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受到居民的欢迎和认可,同时激活了社会资本,培育了人才与服务市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西城区相关实践,实现了养老居家照护服务从“政府配餐”向“百姓点餐”转变,使财政投入更加符合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同时激活了居家服务市场,更好地发挥了社会资本及民间投资的活力和作用。这种政策集成、服务集成与需求对接的居家照护模式,是大城市核心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和重要创新。(完)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