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十三五”时期全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成就显著。教育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疾病防控与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冰雪运动影响力持续扩大,养老服务设施基础逐步夯实,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改革有序开展,平安西城建设深入推进。
二、《规划》出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规划》强调,西城区将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七有”、“五性”为标准,以提升西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为抓手,以全面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为机制,着眼于补短板、提品质、推改革、惠民生,构建优质均等、普惠便捷、智能高效、国际一流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规划的基本原则是精准供给、优质均衡、多元参与、兼顾应急。
四、《规划》提出的具体指标有哪些?
一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教育支出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例增长。
二是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少于1.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用地不少于0.75平方米。
三是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达到3.16,每千人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不少于7张,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0%。
四是重点突发事件发生数量降幅不少于30%。
五、《规划》囊括哪几项重点任务?
1.发展优质均衡的现代化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积极应对学龄人口规模增长与结构变化,多种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
2.建设更高质量的“健康西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健康服务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
3.高标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持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供给能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身边化、多元化,探索更高品质、更有特色的文化服务。
4.建设活力多彩的全民健身体系。完善多层次体育设施建设,鼓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促进群众冰雪运动普及推广。
5.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保障水平。基于“十四五”时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疫情影响复杂形势,不断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努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6.健全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能力。继续推动社会保险优化改革,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福利救助体系,持续完善拥军优抚工作机制,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7.提高养老育幼服务发展质量。落实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满足“一老一小”就近服务需求,加快建设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构建儿童友好城区,打造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8.提升基本住房保障服务能力。结合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要求,优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机制与路径,加大保障性住房补贴支持力度,稳步提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真正实现住有宜居。
9.促进高品质生活便利服务供给。以社区为规划实施单元,优化生活性服务网点布局,持续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智能化的生活服务。
10.推进高标准城市安全体系建设。将安全发展贯穿到公共服务建设全过程,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应急管理与救援能力,形成具有首都功能核心区特色的安全发展格局。
六、《规划》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为保障规划顺利落实,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项目清单,涵盖教育、卫生、文化、社会服务等八大领域;同时,从组织、人才、资金、信息化、监督五个方面,为规划落地提供支撑。
政策文件:北京市西城区“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pdf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