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关于西城区2022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01 17:20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北京市审计条例》《北京市西城区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等规定,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实,较好地落实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

——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财政收入保持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6%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注重培植财源,统筹资金,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财政政策效能进一步提升优化管理体制,将街道统筹发展资金纳入街道预算转移支付财力规模制定《西城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分配和使用中央和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修订《西城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西城区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负面事项管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使用。推动建立西城区公物仓管理,优先调剂存量资产,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审计监督效能进一步显现。建立健全审计整改“三清单一台账”工作机制,切实形成问题精细分类、定期跟踪督促、动态销号清零的闭环管理机制。深化审计结果运用,印发《西城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总体看,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

一是部分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不及时,资金使用效益个别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时无项目明细,后通过指标调整方式分配至12个项目截至2022年末,该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率为60.79%,且个别项目基本无支出,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部分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滞后。2022年5月和6月,下达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并分配至23个项目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在当年8月和9月开展,评估工作晚于资金下达时间。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

一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组收不及时资金拨付较晚。2022年5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具备收入组收条件,但收缴通知8月和9月发出,预算组收不及时。同年10月,拨付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项目资金,截至2022年末,支出率较低,且有3个项目在拨付有关企业使用自有资金完成项目实施和资金支付二是预算审核不严格。个别项目较年初申报预算多批复预算资金。三是个别重点项目推进缓慢,未达预期绩效目标。个别项目经费未发生相关支出,且部分目标工程均未开工。个别项目2021至2022年连续两年安排预算资金,截至2022年末,2021年度预算资金未发生支出,2022年度预算资金仅支出0.08%,且未实现相关绩效目标。

(三)政府债务方面

部分采购设备未投入使用,资金使用效益低2022年度,下达一般债项目资金,截至2023年3月末,部分设备仍未安装使用。

二、区级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从审计情况看,相关部门单位的预算管理不断规范,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执行缺乏统筹、不够规范

一是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准确,个别单位连续三年安排同样预算项目执行率均低于70%且项目预算资金未做调减。部分项目预算编报不细化,表现为:部分资金无法体现测算依据、个别项目预算重复申报且列支不规范、部分项目“项目申请理由及主要内容”填报内容完全相同等。

二是预算执行不到位,部分项目资金未严格按预算批复内容执行;个别项目预算未执行;部分预算项目执行率低于50%;个别单位年中追加预算项目执行率低于50%。

三是预算资金使用不规范,个别单位超范围使用公用经费,超标准支付培训费、会议费。

(二)预算绩效不明显

一是绩效目标落实方面,个别单位“十三五”规划部分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疏非控人任务、市折子工程督查项目、部分为民办实事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办实事”事项绩效目标落实效果有待提高。个别街道部分预算项目存在绩效目标设定不实、不细化等问题。

二是资金使用方面,个别项目资金效益不充分;部分存量资金、利息收入未及时缴回区财政,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个别街道固定资产闲置53件。

三是资金监管方面,个别单位资金拨付不及时、监管不到位,且资金使用单位未按要求开展工作,相关资金未支出。

(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缺失

一是部分“三重一大”事项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部分大额资金支出或为群众拟办实事等重要事项未经集体决策。

二是部分事项变更未履行决策程序。主要是部分重要事项变更未经复议决策。

三是部分事项决策程序滞后。部分重要事项存在先签合同后履行集体决策程序现象。

(四)内部控制管理不规范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不到位。个别单位超范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部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能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主体,但委托第三方公司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部分事项承接主体无相关资质;个别单位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压减不到位。

二是政府采购事项管理不严格。个别街道列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印刷费用未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结算程序;个别项目未执行本单位制度规定的询价程序;个别单位政府采购事项参与询价的两家供应商直接控股人为同一人。

三是部分单位中小工程管理不规范。部分工程项目确定施工单位未经主任办公会和工委会审议;部分工程项目存在未履行招投标程序、未聘请工程监理或监理资料不完整等建设程序缺失现象;部分工程存在先签合同或先施工,后经相关会议审议确定施工单位等建设程序后置现象;部分工程部分标段未及时进行竣工结算;部分工程未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

三、重点专项审计情况

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垃圾分类、全民健身、职业学校、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开展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6个专项审计项目。重点关注惠民政策落实、资金精准发放项目实施效果等情况

(一)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情况。按照审计署统一部署,市审计局通过“市区联动、分级实施”的方式,组织各区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重点关注了我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情况、涉企违法收费、罚款、摊派等行为、房租减免补贴、中小企业账款清欠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我区直达资金管理规范,未发现用于建设政府性楼堂馆所、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等违规支出问题;未发现行业协会学会商会涉企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现象;我区无房租减免补贴不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不力、拖欠台账数据不实、虚报、瞒报等问题。

(二)基层垃圾分类专项经费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生活垃圾分类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系统中各类垃圾处置量较实际处置量缺失42.60%;6个街道存在信息管理不到位问题系统数据不完整,应用不充分4个街道57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建成后未投入使用,或者使用率低。二是街道事中监管不到位导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现再次分包现象,在投标文件中未载明有分包事项的情况下,个别街道与投标公司签订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项目合同,部分工作分包给第三方公司实施三是4个街道存在政府采购程序后置、未履行采购程序、采购流程不合规问题

(三)全民健身活动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了全民健身相关政策建立及执行情况、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完成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内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阶段性目标未如期完成,2021年辖区内二代智能健身器材配建实际比例13.15%,未达到《西城区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40%的要求未出台公园绿地内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办法二是资金支出绩效不佳,缺少全区健身器材后期维护、日常巡查等方面统筹管理措施,个别健身设施存在器材部件损坏、堆放垃圾、杂物、器材周边停放汽车等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二代健身器材未通电连接,不能发挥智能作用三是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监督环节缺失,部分委托第三方承办的活动赛事,在比价中缺少资质、业绩等方面量化评审记录和结果;个别项目缺少验收审核环节,结算明细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个别项目委托公司不具备相关资质

(四)职业学校运行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了职业学校管理现状、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效果等内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管理不规范1所学校自行开发的“刷脸后台系统软件”、“核心素养课程系统”等系统,未见相关单位审批手续。二是资金使用未体现效益1所学校提前支付尚未出版的图书出版发行费;2所职业学校教学设备闲置213件3所职业学校超最高限价配备教学设备

(五)节能专项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我区节能改造、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项目的开展现状、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相关专项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未按规定制定节能降耗项目实施细则,导致项目申报口径不统一、验收无具体标准。二是政府购买服务质量管理不到位,缺少对第三方评审机构评审质量的控制,造成部分节能改造项目审核不严。存在2家企业申领补贴,支出均无对应合同及发票1家企业申报评估金额大于实际支出金额审增金额未见工作记录等情况。

(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落实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项目预算管理和执行情况和相关内控管理情况等内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项目资金支出不合规使用项目资金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劳务费个别单位超范围支出项目资金。二是个别单位使用基本公卫资金购买印刷服务以及购买办公柜和复印纸,未履行政府采购。个别项目预算执行率低基本公卫资金连续两年累计执行率分别为4.87%50%

(七)拥军专项资金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我区拥军工作相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等内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4笔大额资金未经集体决策二是存在不同内控制度间对上会集体讨论决策要求不一致的现象三是优抚评残费用随军家属自谋职业补贴存档资料不完整

四、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一)区属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房产已拆迁相关补偿权益未体现的情况自有部分房产未在固定资产账中记录;个别有房产证的房产未进行管理;将个别房产以1元/天/平米低价租赁给控股公司明显低于房产出租区域参考价部分房产租赁合同存在未签订、签订不及时、转租权不规范问题。

二是老字号品牌及秘方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品牌及秘方管理制度,涉及各类商标252个,各类门店288家;未与下属子企业签署品牌授权协议未与参股企业签订“加盟特许经营权授权”协议或与参股公司品牌授权协议到期后未续签协议,导致品牌无偿使用

三是重要子企业加盟商管理不规范,部分投资业务不及预期,投后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加盟店转让停业制度,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未合理评估合同信用风险,大额预付门店租金未收回门店投资不及预期,未开店经营即关店投资门店形成装修款长期未支付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区级层面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长期未修订《北京市西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试行)》(西财资产〔2013〕97号),自2013年发布实施,长期未做调整更新,面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度的指导性和有效性存在不足。

二是个别现行管理办法条款规定不细化。《西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西财资产〔2020〕484号)中未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资产清查的具体时限要求,缺乏约束力。审计发现个别划并撤转单位存推动资产清查核实工作不够主动,长期未拿出结果的现象

三是部分单位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资产财务核算不规范,影响资产年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延伸单位中部分单位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显示,“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储备物资”科目均为零个别单位将户外体育健身器材、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记入“固定资产”科目个别单位将应计入政府储备物资的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记入“固定资产”科目个别单位出库的政府储备物资未及时记财务资产账。

(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重点指标未达到年度设定目标。2020年未完成区折子关于PM2.5平均浓度的目标,全区降尘量年均浓度2019年未达标。

二是生态环境治理监管不到位。2019年部分街道PM2.5累计浓度排名、2020年部分街道PM2.5年均浓度及下降幅度、2021年街道降尘量等生态环境治理指标未达目标。

三是监测报警处置不及时。存在大气子站报警未及时处理的现象,2021年6月至12月,大气子站报警2105次,未反馈428次。

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项目投资控制不严。个别建设项目存在超概算(计划投资)现象;部分项目计划建设后又取消,但前期工作经费未及时清理个别工程未履行招投标程序。

二是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个别项目存在先施工后办证,履行建设程序时间倒置问题;部分道路项目未完成征收工作申领开工许可证,部分道路项目已竣工通车长期未验收备案长期未办理竣工决算;个别项目未及时进行竣工结算个别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报不及时,且决算内容不完整、不准确

三是部分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 个别工程存在实际合同执行金额超合同签订金额、合同义务未完全履行,合同执行存在瑕疵、合同要素不完整现象。

六、审计发问题原因分析及初步整改情况

从审计情况看,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作用未充分发挥,部分部门和单位尚未牢固树立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绩效目标约束力不强,事前绩效评估滞后,绩效运行监控不到位影响财政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是内控机制有效性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后续优化机制,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业务层面的内控意识不强,控制点不明确,约束监督环节缺失。三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有待提升,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国有企业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行业资产数据缺乏统筹,距离“摸清、管住、用好、盘活”的管理要求还存在差距。

针对本报告审计查出的问题,区审计局分别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要求相关部门单位予以纠正按期整改。对管理不规范问题,已建议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对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已建议相关部门统筹研究解决。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已经或正在积极整改。按照《北京市西城区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和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审计整改的总体情况,将于今年10月做出专题报告。

七、审计建议

(一)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依托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管控,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资金安排的精准性、成本控制的严格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强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和结果导向,积极构建需求调研、预算安排、资格审查过程监管等环节的管理机制。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二)夯实“大资产”管理基础,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针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等公共资产分类明确管理要求,强化基础管理,明确管理维护责任单位,明确资本性支出形成的资产予以全程登记和规范核算,完整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加强对区管国企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完善有关资产损失问责、追责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强化投后管理制度及体系建设。

(三)强化依法依规意识,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各预算单位内控建设及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完善经济业务内部控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项目建设的决策管理及政府投资项目、环境整治项目储备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及项目成本管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面落实1+9”贯通协同监督机制,实现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同监督、成果共享。加强对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查处问责,坚决维护财经纪律、维护公共资金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